摩拜否認合并傳言是真的嗎?
10月4日消息,近日又有媒體報道傳摩拜和ofo投資者正在洽商合并,以結束燒錢的競爭,雙方合并后估值可能會超過40億美元。現在最新消息,ofo回應“不知情”,而摩拜單車回應“不考慮合并”。
據消息了解,來自外媒彭博報道稱,摩拜和ofo雙方的投資者正在洽談合并,不過目前雙方的談判還處于初步階段,具體情況未知,不過雙方合并后的估值很有可能達到40億美元。
摩拜單車為什么消失了?
第一,共享單車的業務實質是分時租賃,屬于租賃經濟。企業是重資本運營,前期投入、中期運營及后期維護成本都很高。企業對用戶收取租賃費及押金,但只有租賃費用是經營性收入來源。通過收取用戶押金,并利用用戶的沉淀資金獲得短期的周轉的模式,不合規且無法產生正向的現金流。因此,微薄的收入無法覆蓋初始投入成本,更無論營銷推廣成本、人員成本等。
第二,資本過早介入,將公益性質的項目做成純商業化運營的產品。早幾年“互聯網+”概念大火,O2O的模式能夠迅速圈住用戶,占領市場,獲得爆發式增長。這種模式深受資本追捧。因此,共享單車一推出就受到資本的青睞。而資本的本質是逐利的,必然會推動企業不斷擴大規模,流量為王,忽略了本身的業務特質。這就導致了行業惡性競爭,企業即便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不斷地增加投放,市面上自行車供給過剩,企業背負重擔的同時也給社會制造了大量的自行車垃圾。
第三,從企業的價值出發,短期來看,用戶增長率是評估企業價值的標準。圈占用戶,再從用戶身上挖掘價值,是互聯網一貫的思維。長期來看,從企業全成本角度出發,產品生命周期的收益無法覆蓋全成本,企業未來盈利空間極其有限。這必然導致市場預期下調,對企業未來是否能獲得現金流也存疑。因此資本開始撤退,而企業自我造血功能無法跟上,現金流斷裂,最后只能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