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雀臺是誰建造的,曹操在北定袁紹后,夜居鄴城。看到城東北角有奇光在閃,就命人去找,去人挖出一只銅雀。在古代,銅雀極富祥瑞之氣。武則天稱帝前夕,有“赤雀數萬集朝堂”,女皇這才霈然起曰“俞哉,此亦天授矣”!而筆者游歷故宮,所見殿前龜鶴莫不以銅鑄就。
壯心不已的曹操晚年,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并下令曹植監督建造銅雀臺,供后人瞻仰。建安十五年春,銅雀臺成立,“大會文武于鄴郡,設宴慶賀”,銅雀臺前臨洛河,北望漳水,望顯霸業,虎視中原。樓臺建筑飛閣重檐,樓宇連闕,凋梁畫棟,氣勢恢宏。臺上有上百間屋舍,存放著大量的生活用品,臺下還有一座漂亮的銅雀園。的確是曹操頤養天年的好地方,但這個地方和小喬, 大喬沒有必然聯系。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清人沉德潛在《清詩別裁集》中說:“牧之絕句,遠韻遠神,然如《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近輕薄少年語,而詩家盛稱之,何也?”沉德潛意思便是說,杜牧將銅雀臺和二喬聯系起來,只是類似于輕薄少年之語。
曹操用重金從匈奴贖回了漢末著名女詞人蔡文姬,在銅雀臺上與她相見并設宴,請她演唱名作“胡笳十八拍”,銅雀臺及其東側的銅雀園是鄴下文人創作活動的樂園。
十六國后趙石虎時,在曹魏十丈高度增加了20二丈,上面建了五層樓,高15丈,總共27丈。巍巍峨峨,高如山岳。窗戶用銅籠罩裝飾,太陽升起時,流光閃耀。在屋頂上銅雀于樓頂,舒翼若飛。《鄴中記》載:,石虎時,銅雀臺有殿室一百二十間,房中有女監、女妓。正殿上安御床,掛蜀錦流蘇帳,四角設金龍頭,街五色流蘇,又安金鈕屈戍屏風床。在銅雀臺挖了兩口井。兩口井之間有一條鐵梁地道,稱為“命子窟”。許多財寶和食物都儲存在這個命子窟里。北齊天保九年(公元558年),征發工匠三十萬,大修三臺。整修后,銅雀臺改名為金鳳臺。唐朝又恢復了舊名。
元末銅雀臺角樓被漳水所毀,四周有一百六十余級臺階,高五尺,上面建有永寧寺。明朝中期,三臺還存在。明末,銅雀臺大部分被漳水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