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摘要√ 近年來,我國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呈井噴式增長。2022年綠色債券發行數量達610只,維持在較高水平,發行規模再創新高,達8044.03億元,籌集資金主要用于清潔能源、基礎設施綠色升級與節能環保產業。【報告上新,可享限時(10天)9折優惠,1月15日10:00恢復原價88元。】√ 綠色債券發行數量和規模存在顯著的地區差異,北京和廣東的發行數量和規模均排在全國前二。政策推動下,廣東、上海和浙江2022年的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分別從544.69億元增加到932.66億元,317.18億元增加到792.43億元,221.86億元增加到391.7億元。√ 從綠色債券發行類型來看,商業銀行債、中期票據和資產支持票據是最主要的三大類型;從發行主體行業分布來看,銀行、公用事業和非銀金融是最主要的三大行業。一半以上綠色債券來自AAA評級主體,83%以上綠色債來自AA級以上評級主體。研究機構 | 零壹智庫作者 | 王春穎 編審 | 趙金龍
一、監管部門各司其職,綠色債券政策不斷完善2015年12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5〕第39號》對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綠色金融債券有關事宜做出了指引,是綠色金融市場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也標志著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的正式啟動。《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15年版)》與該公告同時發布,成為國內第一個綠色債券標準,為綠色債券市場發行人與中介機構提供了重要參考,并在2021年進行了更新。2016年, 央行等7部委印發《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碳金融等是支持經濟向綠色化轉型的重要工具,此后綠色債券政策和配套措施不斷被推出和細化完善。2017年3月,證監會和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陸續發布了《關于支持綠色債券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非金融企業綠色債務融資工具業務指引》,分別對證券交易所發展綠色公司債券和企業發行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的有關事項做出了指引。表1:綠色債券重要政策概覽數據來源:零壹智庫中國綠色債券主要在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市場和企業債三大市場發行,分別由央行、證監會和發改委進行指導。綠色債券類型和發行人種類較多,不同類型的綠色債券由不同的監管機構進行監管,各監管部門根據不同市場與產品的特點,有針對地制定綠色金融政策。(以上為報告節選)
【溫馨提示】1、完整版報告閱讀,請點擊報告開頭的“立即訂購”!2、PC端用戶在付費后,請點擊標題下方”在線閱讀“看完整版PDF報告。3、購買后如需發票,可登錄零壹智庫Pro(PC端),到[個人中心]-[我的已購]自助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