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一般我們說的存款準備金或存款準備率,都是說的人民幣存款準備金及準備金率。畢竟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所以若無特別說明,凡是跟存款有關的默認的貨幣自然都是人民幣。
不過,人民幣不是我國境內存在的唯一貨幣,也有其他貨幣的存在。這些貨幣雖然我們平時很少能用到甚至很少見到,但卻對我國很重要,不可或缺。
作為商業銀行,同樣也可以將這些外國貨幣吸收進去作為其存款資產的一部分。有了外匯存款,銀行就可以展開外幣兌換、貸款等其他與外匯相關的業務了。
當然,商業銀行在吸收外幣存款時,同樣也需要向央行上交一部分的外匯存款準備金,外匯存款準備金占外匯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意味著什么?
簡單說存款準備金就是央行要求各商業銀行繳存的一部分備用金,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意味著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代表著商業銀行要將更多的頭寸存放到央行,這樣流通中的貨幣就會減少,對資本市場都有利空的影響。
對人民幣來說:提高存款準備金能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打破單邊升值的預期。
對股市來說: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流動性會下降,短期對股票市場利空;但長遠來說,防止股市出現泡沫。
對企業來說:上調存款準備率金后,企業的融資成本以及融資門檻提高,短期流動性短缺。
對個人來說: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后,個人去銀行貸款難。
總體而言,雖然上調是緊縮貨幣的表現,但國家調控貨幣政策都是在經濟基礎上調節的,短期雖然有一定的影響,但長遠來說更有利于經濟健康發展。
關鍵詞: 什么是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意味著什么 外匯準備金利率下調意味著什么 外匯準備金下調對哪些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