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資料來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官網近年來,以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為代表,深入實施“制造強省”戰略的湖南,堅持創新引領,將互聯網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湖南省數字經濟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21年數字經濟總量已突破1.3萬億元,并逐步成為推動湖南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數字經濟面向實體產業布局7月,在位于湘江新區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智能網聯汽車預期功能安全測試基地正式啟用。自2016年從零起步,長沙現在已獲批包括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等在內的4塊國家級牌照。幾年間,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為支撐的長沙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迅速發展。在對新業態新模式的培育中,湖南注重面向實體經濟,從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對新興產業鏈全方位布局,并逐步產生集聚效應。如今,在湘江新區317公里的開放測試道路上,已經匯聚了350余家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重點企業和108家智能汽車及人工智能產業相關研發機構。隨著《湖南湘江新區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示范區行動方案(2022—2025)》的出臺,湘江新區將允許自動駕駛出租車進行全無人應用示范、全天候運行,長沙也將成為全國測試道路里程最長、區域最大的城市。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轉型重工行業的“燈塔工廠”三一重工樁機工廠,憑借5G與工業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實現了8個柔性工作中心、16條智能化生產線的5G全連接,整個工業制造全流程高效互聯互通。截至今年8月,湖南省累計建成5G基站7.7萬個,連續3年實施“數字新基建”100個標志性項目,包括1個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和44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內,主要工業互聯網平臺連接設備超過410萬臺(套),實現44.5萬家中小企業“上云”。數字產業拓展實體經濟空間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產業深度融合,既拓展了實體經濟發展空間,也推動了湖南數字產業圍繞實體產業向上下游延伸。在湘江新區,一批電子元器件、計算機及通信設備、智能終端、軟件信息和互聯網企業協同發力,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表現出強勁增長態勢。2021年,湖南省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達1328家,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836.8億元,從業人員總數為16.7萬人,較2020年增長22.8%。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