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約 1.2 億人正遭受膝關節骨關節炎疼痛的困擾,隨著年齡增長,這一問題愈發普遍,65 歲以上人群中,超半數人膝關節存在問題。膝關節損傷不僅影響日常生活,嚴重時還需手術治療。深圳中學的學生團隊敏銳捕捉到這一痛點,研發出 “易愛膝”—— 一款基于 CPM 儀的膝關節疾病閉環監測與智能預警多功能躺床,為膝關節健康管理帶來新希望。
圖1易愛膝產品概念圖
“易愛膝” 的誕生源于團隊成員的親身經歷。乒乓球運動員韓士象同學在初三時,因膝關節不適多次往返醫院檢查,耗費大量學習時間。他由此設想,若能在家完成膝關節角度檢測,根據數據再安排就醫,將大大節省時間和精力?;诖?,團隊決心研發一款智能檢測與預警儀器。
圖2團隊在深圳中學工程技術創新體驗空間
這款儀器的核心優勢在于其創新性。它是全網首個自動化膝關節角度測量儀器,能模擬臨床的抽屜試驗與側方應力試驗,快速測量、角度精準且使用舒適。檢測時,患者僅需躺在床上,將大腿放入儀器,裝置會自動施加不同方向的力,檢測膝蓋角度與位移數據,并結合患者感受,以數字及患病概率形式輸出結果。數據收集后,在云端進行處理,若發現問題,患者可進一步檢查治療。
圖3團隊成員在收集膝關節角度信息
從技術原理看,“易愛膝” 借助 CPM 儀,不僅能滿足臥床病人術前、術后恢復期的關節運動需求,還能通過雙姿態傳感器精準測量關節運動角度。硬件方面,其由電機、驅動器、顯示屏等構成,成本遠低于市場同類產品。在與人工檢測的對比中,“易愛膝” 在便捷性、操作性、直觀性、準確性和效率上全面占優。
在研發歷程中,團隊成員積極與醫學領域專家交流。他們向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骨科專家李強主任了解膝蓋基礎結構和技術原理,與深圳中學校醫探討產品改善方案,還與深圳市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王華博士線上討論產品細節。同時,與專業投資師、電子電路工程師、程序員等溝通,不斷優化產品。2025 年 2 月,“易愛膝” 團隊參加 “哥大模擬企業家大賽”,其創新性和解決市場痛點的能力獲得專業評委認可。
圖4韓士象同學咨詢骨科專家李強主任
圖5易愛膝團隊參加“哥大模擬企業家大賽”
目前,“易愛膝” 小組已獲得部分專利并提交新申請,還得到了智光醫療公司、大格創新科技公司等行業專家的背書。未來,團隊計劃對產品進行更新迭代,拓展應用于不同關節疾病檢測,開發安卓端應用軟件,接入 AI 大模型輔助診斷,持續為人們的關節健康保駕護航。
【成員心得】
韓士象:作為“易愛膝”項目組長,這段經歷令我收獲頗豐。從最初的靈感閃現,到克服重重技術難題,再到產品逐步成型,每一步都充滿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凝聚團隊成員們的力量,如何在困境中尋找突破。我依然記得每周在深中的實驗室里開組會,與老師和組員們頭腦風暴,共同推進項目進步,使我在高中時期就提前體會到了做團隊科創項目的快樂并且收獲了很多的創新經驗??吹健耙讗巯ァ睆囊婚_始在教室里的一個想法,到在實驗室里不斷完善升級,最后逐漸有望成為守護膝關節健康的產品,我深感自豪,也更堅定了繼續探索創新的決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