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鷹潭三川智慧5G數智工廠的啟動儀式上,李強祖站在簇新的生產線旁,身后的機械臂正以18秒的節奏組裝水表,AGV小車沿著空中物流線無聲穿梭。這位掌舵中國水表行業首家上市公司的領軍人,眼中映著數字孿生平臺上跳動的數據流。
“這不是一座工廠的誕生,而是一場行業革命的開始?!彼穆曇舫练€而篤定。從傳統水表制造到全球燈塔工廠,從硬件供應商到智慧水務生態構建者,李強祖帶領三川智慧走過的21年,恰是中國制造業向智能化躍遷的縮影。在智慧水務可信數據空間建設研討會的間隙,我們與這位“智造變革者”展開對話,探尋三川智慧背后的戰略邏輯與產業雄心。
破繭:從“追趕者”到“定義者”的二十年
李強祖加入三川智慧時,中國水表行業正深陷同質化競爭泥潭。“那時候,全國水表企業拼的是誰家鐵殼更厚、價格更低?!被貞浽缙谛袠I生態,他眉頭微蹙。轉機出現在2000年,三川研發出首款智能基表,這款具備預付費功能的產品一舉打破機械表壟斷格局,也讓李強祖意識到:“技術突破才是破局關鍵?!?/p>
2010年,三川智慧登陸創業板,成為行業首家上市公司。但資本市場的聚光燈并未讓團隊松懈?!拔覀兒芸彀l現,智能水表的‘智能’還停留在概念階段。”李強祖回憶,2015年與華為合作研發NB-IoT物聯網水表時,通訊穩定性差、數據采集延遲等問題讓項目一度瀕臨崩潰。在天津某小區試點期間,團隊連續三個月駐場調試,最終攻克1L采樣精度和防磁抗擾技術?!爱數谝话偃f臺水表數據成功回傳平臺時,我知道行業游戲規則變了。”如今,這款產品累計銷量突破1500萬臺,占據中國智能水表市場70%份額。
而5G數智工廠的構想,源于更深的焦慮。2019年,他力排眾議啟動工廠建設。三年間,團隊攻克柔性夾具設計、無序抓取算法等技術難題,將95%的自動化率從圖紙變為現實?!拔覀円龅牟皇歉牧迹侵匦露x水表制造的標準?!?/p>
智變:5G工廠背后的戰略深意
站在工廠二樓的觀景臺俯瞰,李強祖如數家珍:空中物流線如何實現11米高立體庫的穿層調度,視覺檢測系統怎樣將人工誤差率壓降95%,數字孿生平臺又如何讓500萬臺水表的生產全程可追溯。但當被問及工廠最大價值,他的答案出人意料:“這不是生產工具升級,而是企業DNA的重構?!?/p>
首先是重構生產邏輯。“過去接訂單要看工人排班表,現在MES系統能自動計算產能負荷?!崩顝娮媾e例,工廠接入ERP、WMS等8大系統后,訂單交付周期大幅縮短,客戶可實時查看生產進度?!案P鍵的是,18秒的生產節拍倒逼供應鏈改革,現在90%的零部件實現JIT(準時制)配送。”
其次,重構價值鏈條。李強祖解釋,每只水表300余個運行參數實時上傳工業互聯網平臺,這些數據正在反哺研發?!氨热缥覀儽狈降貐^,根據環境數據優化工藝,降低產品故障率。”目前,三川智慧的數據平臺已接入超500家水司,未來這些數據將衍生出管網監測、漏損分析等增值服務。
再次,重構行業邊界。談到屋頂4MW光伏電站,他說:“這座工廠是試驗場,我們要把綠色制造方案打包輸出?!彼嘎?,三川智慧正與多地政府洽談合作,打造行業標桿,將分布式光伏、儲能系統與智能水表結合,打造水務領域的綜合能源服務模式。
共生:智慧水務生態的攻守道
下午的研討會上,當專家熱議數據資產入表政策時,李強祖在筆記本上寫下“共建、共融、共創、共生”八個字。這恰是三川智慧與沈陽水務集團合作項目的精髓。
“智慧水務不是軟硬件堆砌,而是生態共建?!彼窒淼?,雙方歷時18個月,召開50次研討會,最終開發出涵蓋2萬個數據元的管控平臺。
這種深度綁定,源于李強祖對行業痛點的洞察?!昂芏嗨颈г怪腔垌椖俊〞r熱鬧、用時空殼’。其實問題出在‘交鑰匙思維’上。我們派駐工程師與水司員工同崗作業三個月,把200多個業務流程‘吃透’,系統操作界面甚至模仿他們原有的Excel表格設計?!边@種“以客戶為老師”的理念,讓三川智慧的軟件復購率超85%。
而對于中小水表企業的轉型焦慮,李強祖展現出罕見鋒芒:“要么擁抱變革,要么出局。”他透露,三川智慧正開發“燈塔工廠”模塊化方案,將柔性產線、智能倉儲等系統拆解為標準化組件?!熬拖穹e木,企業可根據預算逐步升級?!边@種輸出,實則是構建行業生態的隱形壁壘。
致遠:站在未來看現在
訪談尾聲,話題轉向制造業的智能化前景。李強祖說舉起一個智能水表,解釋說:“工廠的每一件產品都經過嚴格的性能測試,而這些測試數據正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持續優化生產工藝。未來三年,我們要讓每只水表的可靠性再提升一個量級。”
這份技術自信,根植于三川智慧的研發基因。作為行業唯一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其518項專利、419項軟件著作權、參與國家標準60余項,構筑起堅實的技術護城河。在南昌大學聯合實驗室,團隊正探索更前沿的計量技術,“每一次技術迭代,都是對行業標準的重新定義?!?/p>
但李強祖最在意的,仍是人才與技術的共生。“在5G工廠,老師傅的經驗數據被錄入系統,年輕人的代碼算法優化產線節奏——這才是真正的智能制造?!彼钢囬g電子屏上的實時能耗曲線說道:“當人與機器相互賦能,制造業的邊界將無限延伸?!?/p>
在國家數據基礎設施(NDI)建設提速的背景下,三川智慧作為水務行業領軍企業,將依托智能水表終端覆蓋優勢與5G數智工廠數據資產沉淀,牽頭構建智慧水務可信數據空間。通過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技術確保數據安全共享,聯合行業機構制定數據流通標準,企業可深度挖掘供水計量、管網調度等場景的數據要素價值,形成“硬件入口-數據服務-生態協同”的閉環。
暮色中的三川智慧園區,5G工廠的燈光與光伏板余暉交相輝映。李強祖望向遠處正在建設的新工程,那里將誕生更智能化的生產基地。“很多人問轉型是否痛苦,但當你看見未來,只會興奮得睡不著覺?!边@位掌舵者的眼神,恰如21年前那個調試第一臺智能水表的青年工程師——熾熱、堅定,永遠望向下一座技術高峰。在這片智造的熱土上,一場關于中國制造的進化論,正由他寫下新的注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