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辦公室里“咳、咳、咳”聲一片一度成為熱搜話題。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最新一期、2024年第7周(2月12日—2月18日)流感監測周報中的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流感疫情仍處于高位水平,全國乙型流感占比已連續9周上升,病原學檢測數據顯示,全國乙型流感占比已超過81%。醫學專業人士提醒,目前這段時間,中老年人和具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患者除了要防流感,還要注意預防肺炎球菌性疾病。
現狀:呼吸道疾病呈上升趨勢
“冬春季節一直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假期結束以后,在返工、返學的過程中,增加了人員之間的流動,而且最近也疊加了氣溫反復的影響因素,市民會比較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當下,整個呼吸道疾病比較常見的包括流感、肺炎球菌、支原體感染等。”廣州市白云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陸劍云介紹。
記者在廣東祈福醫院內科門診看到,候診人群有不少戴著口罩,咳嗽聲也是此起彼伏,兒科門診也有小朋友頭上貼著退熱貼在候診。
該院疫苗接種科主任、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王茵夢介紹:“從現在門診的情況來講,和平時相比,節前和節后其實還是有一個明顯的高峰,而且有一個逐漸上升的趨勢,病人量還是非常多。”
警惕:當心肺炎球菌乘虛而入
王茵夢提醒,除了要預防流感,還要預防肺炎球菌感染。她解釋,肺炎球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球菌,一共有90多個血清型,主要的致病類型大概為20多個血清型。肺炎球菌一般通過呼吸道飛沫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它是一種時常“潛伏”在人的鼻咽部的條件致病菌,通常情況并不致病,但在人體免疫力下降,比如發生了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感染時,就會乘虛而入。肺炎球菌感染后導致的肺炎球菌性疾病包括肺炎、鼻竇炎、中耳炎,另外還有心內膜炎、腦膜炎,菌血癥等。
中老年人和具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患者均為肺炎球菌感染的易感人群。“除了肺炎球菌性疾病本身的風險外,這部分人群在患上急性肺炎的過程中,原有的控制得比較理想的基礎疾病可能會急性加重,比如說血壓會增高,甚至還會增加死亡風險。”王茵夢介紹。有數據統計顯示,65歲以上的慢性病老人患肺炎后,經濟負擔和疾病負擔有10倍以上的增長。
預防:戴口罩+打疫苗都不可少
如何預防流感,減少肺炎的發生?陸劍云介紹,對于易感人群來說,可以通過接種疫苗和非藥物性的措施來提升自身的抗感染能力,從而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守門人。非藥物性的干預手段,包括“勤洗手、常通風”,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在需要佩戴口罩的時候正確佩戴口罩。同時也建議科學鍛煉,注意休息和營養搭配,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免疫力。
重要的預防方式" data-load="tru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0px; word-break: break-word; overflow-wrap: break-word; padding: 0px; border-radius: 0.10667rem; height: auto !important;"/>
接種疫苗是重要的預防方式
“目前,白云區給市民提供的針對呼吸道疾病的幾種疫苗,包括國家免費提供給適齡兒童的麻腮風疫苗、百白破疫苗和流腦疫苗等3種免疫規劃疫苗,以及市民可自愿自費接種的流感疫苗、新冠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主要針對兒童的水痘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等。”陸劍云介紹。他建議,老年人、有特定疾病人群(如慢性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病或糖尿病、功能性或解剖性無脾者、免疫功能受損人群等)接種23價肺炎球菌疫苗。據了解,接種肺炎球菌疫苗是預防肺炎球菌感染的最有效手段,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肺炎球菌性疾病被列為需“極高度優先”使用疫苗預防的疾病。
問和答
問:成人23價肺炎球菌疫苗有哪些?怎么接種?
王茵夢:目前市面上有一款進口和四款國產的,市民可根據個人情況和當地接種點的疫苗供應情況進行選擇。該類疫苗成人共接種一次,一般不復種,對于個別一些免疫力下降、免疫缺陷的或者是無脾的患者,可以在五年之后復種一次。
問:肺炎球菌疫苗與流感疫苗接種需要間隔多久?
王茵夢:《老年人流感和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中國專家建議》指出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聯合接種能夠協同獲益。
問: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前,是否要到醫院排除有沒有肺部炎癥?
王茵夢:其實所有疫苗在接種之前,都要首先明確沒有急性感染,有沒有控制得不好的慢性疾病。如果日常可能有一些慢性肺炎,但是并沒有任何癥狀,那就屬于比較穩定的狀態,不影響接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