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時節,春耕忙,燕飛高,春光作伴,暖意相隨。驚蟄不僅是東方的酒醒之夜,也是大地的夢想時分。
“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從驚蟄開始,人們開始了繁忙的農耕工作,在田間地頭悄然奏響“春之序曲”。
“糧為酒之本”。白酒釀造是一個講究天時地利和工藝匠心的獨特行業,糧食作為釀酒之源的材料,“好糧釀好酒”的理念一直是行業共識。
種道地好糧,醞傳世佳釀。五糧液作為中國白酒行業龍頭企業,通過藏糧于種、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走出了一條“做強基地、提升品牌、服務地方”的和美發展之路。
五糧液持續推進和美種植,構建“從一粒種子到一滴美酒”的全生命周期質量體系,把田間作為“第一車間”,將糧農作為“第一匠人”,適農時、務農事,細心呵護原糧產區獨特優越的自然稟賦,推行標準化、精準化種植技術,在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中,實現天地人相互交融的和美種植,持續念好“種、釀、選、陳、調”美酒五字訣“第一要訣”。
五糧液持續追求卓越品質,2019年參與成立國內首家省級以上釀酒專用糧研究平臺——四川釀酒專用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品種選育和技術創新,以業內頂級團隊開發最優專用糧品種,為行業釀酒專用糧領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五糧大酒谷1號,就是宜賓本地珍稀名特優糯稻種質資源“宜賓大酒谷”的提純分株改良株系。相比于“大酒谷”原始株系,五糧大酒谷1號平均畝產436.2公斤,比原始株系增產近40%,且具有抗倒伏、抗病的特性。五糧大酒谷1號不僅能有效支撐五糧液定制化、專用化、本地化糯稻原糧供應需求,凸顯五糧液“回歸本真”的價值理念,也從釀酒原糧源頭助力核心品牌市場競爭力的提升。
五糧液持續助力鄉村振興,堅持工業反哺農業思維,最大限度保證釀酒原糧供應充足、品質優良,將智慧農業種植管理體系貫穿原糧“種、收、儲、運、交”全過程;積極布局以宜賓為核心、四川為主體,兼顧國內部分優質產區的專用糧供應體系,實現了原糧100%可預檢、可追溯、可管控,用數字五糧液賦能科學種植、科學管理。據了解,五糧液已建成標準化釀酒專用糧基地132.3萬畝,目前正加快升級建設200萬畝釀酒專用糧基地,可帶動超50萬農戶增收。
“川酒甲天下,精華在宜賓”。宜賓地處長江源頭,釀酒資源得天獨厚,自然生態環境優越,被聯合國教科文及糧農組織譽為“在地球同緯度上最適合釀造優質純正蒸餾白酒的地區”,也是中國酒業協會評定的中國酒都和全球十大烈酒產區之一。
五糧液作為中國白酒的典型代表和行業龍頭企業,僅有優越自然條件遠遠不夠。五糧液始終堅持嚴苛的釀造工藝,堅持“用心不計代價、用工不計成本、用時不計歲月”,全流程貫徹“優中選優,花中選花”的極致理念。
從唐代的重碧酒,到宋代的姚子雪曲,再到110余年前正式得名“五糧液”,五糧液繼承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糧液老窖池遺址”,傳承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五糧液酒傳統千年釀造技藝”。
千百年來,一代代五糧液人秉持不變匠心,恪守釀造技藝的“眼觀、鼻聞、口嘗、手觸”等原則,讓歷經七百余年歲月風霜的古窖池群,仍然保持充沛的活力,造就五糧液獨有的濃香風格和卓越品質。
2024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面對宏觀經濟持續向好的發展窗口期、產業政策持續加碼的戰略機遇期、白酒行業持續集中的結構紅利期等“三期疊加期”帶來的多重利好,五糧液將持續走好“做強基地、提升品牌、服務地方”的和美發展之路,進一步擦亮五糧液金字招牌,加快建設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酒企,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作為、新篇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