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際航協與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聯合主辦的“國際航協北亞區貨運日暨廣州國際貨運航空樞紐高質量發展大會”(簡稱“大會”)今天在廣州開幕。大會聚焦數字貨運、安全運營與可持續發展,旨在為大灣區航空物流價值鏈構建協同發展的契機。國際航協與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廣州國際貨運航空樞紐的高質量發展。
廣州市副市長譚萍、中國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徐青,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治洲、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前鴻、廣州白云機場海關關長顧炯等出席大會并致辭。國家郵政發展研究中心戰略策劃部主任、深圳跨境電商協會會長等與中外航空公司、機場、貨運代理公司的高管代表逾400人參加了12月7日與12月8日的議程與討論。國際航協貨運部門高管與國內外多位行業重量級專家分享航空貨運最新標準與行業趨勢展望,以及國際航協在數字貨運、特殊與危險品運輸、PLACI和集裝器管理等業務實踐。
國際航協北亞區副總裁解興權博士在大會開幕辭中表示:“非常榮幸能夠與粵港澳大灣區航空物流價值鏈的各位同仁濟濟一堂,面對面地討論行業的重要議題與標準建設。過去三年,航空貨運連結全球經濟與民生福祉,成為供應鏈中的關鍵一環。盡管受到經濟周期性調整和地緣政治的影響,但亞太區航空貨運仍從7月到10月實現連續增長。展望2024年和未來,我們充滿信心。珠三角在制造業與跨境電商領域的領先優勢成就了廣州白云機場在全球供應鏈與航空物流生態鏈中突出的樞紐位置。國際航協期待與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緊密合作,共同推進廣州國際貨運航空樞紐的高質量發展,加快行業數字化、安全運營、可持續發展和人才戰略等優先事項的部署與示范。”
數字化
電子商務目前約占全球經濟總量的近6%。目前跨境數字貿易的價值已超過 2萬億美元,且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長。速度是跨境電商的關鍵競爭力之一。航空貨運需要不斷提高效率以滿足與超越客戶的期望,數字化可以實現最大限度的挖潛。為此,國際航協設定了行業目標:時尚
-2026 年 1 月1日, ONE Record 成為的航空貨運數據交互的IATA的唯一標準。
ONE Record是邁向物流和貨運數字世界的重要一步,通過提升貨物在整個物流過程中的可見度、透明度與可預測性,強化各方協作能力提高效率和安全性,支持電子商務與快遞發展,賦能行業全鏈條大幅降低運營成本和碳排放。
大會上,國際航協ONE Record與廣州白云機場Digi-Cargo數字融合項目正式啟動。
國際航協在和區域內的主要航司,機場,貨代等積極實施ONE Record的試點工作。并在本地區建立了ONE Record 的創新實驗室。繼德國交通運輸與數字部創立了符合IATA ONE Record 標準的NE:ONE開源服務器之后,在本地區創立的數字貨運ONE Record應用創新實驗室, 推動了本地區ONE Record的落地實施。中國和德國在ONE Record應用實施方面成為全球領先國家。 這是一個典型的依托中國創新和技術優勢參與并引領世界貨運數字標準的成功案例。國際航協希望協助推動中國民航數字化的發展,發揮中國優勢推動全球民航的數字化發展。
安全運營
國際航協高度重視危險品(DG)和危險材料 (hazmat)的安全合規運輸,其中鋰電池占危險品運輸量的三分之一。為此,國際航協在大會上強調:
-民航監管部門須對未在貨物或郵件中申報鋰電池的違規托運人采取強硬措施。
-加快制定涉及鋰電池起火的耐火飛機集裝箱的測試標準。
-確保政府認可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的識別所有鋰電池動力車輛的單一標準。
基于CEIV在促進藥品、鮮活易腐產品和活體動物運輸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為幫助供應鏈各方建立鋰電池航空運輸標準化和高效的流程和操作,國際航協推出了CEIV鋰電池認證計劃。目前該計劃已認證31家公司,包括航空公司、貨運代理、貨站和托運人。CEIV鋰電池認證將有助于提升鋰電池作為危險品運輸的整體意識水平,增加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合作和信心。
航空公司、貨運代理和地面服務提供商每年處理超過 125 萬件危險品。未來五年,這一比率將增加4.9%。國際航協DG AutoCheck (危險品智能化收運檢查工具)是危險品運輸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賦能危險貨物運輸更安全、更快捷和更具成本效益。今年發布的Connect API,將DG AutoCheck數據與操作和后臺功能聯系起來,進一步提升危險品運輸操作的速度、效率和安全性。
12月7日的大會上,南方航空物流公司與國際航協正式簽約,啟用DG AutoCheck作為其危險品收運檢查工具。
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航空業的首要任務。2022年 10 月,在國際民航組織第 41 屆大會上,各國政府同意了到 2050 年實現凈零碳排放的長期目標(LTAG),與行業 2021 年通過的承諾一致。 SAF(可持續航空燃料)對實現這一目標至關重要,65%的碳減排將來自 SAF。今年11月,第三屆航空替代燃料會議(CAAF/3)商定了一個促進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產的全球框架,目標是在2030年,航空燃料的碳強度比當前使用的化石燃料低5%。
國際航協規劃了支持行業能源轉型的其他三個領域:
-支持有效的碳計算和抵消,通過開發準確和標準化的排放計算方法,以及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 CO2 Connect for Cargo,一種計算運營排放量的精準工具。
-將國際航協環境評估(IEnvA)擴展到機場、貨物裝卸設施、貨運代理和停機坪裝卸,使行業能夠推動商業成功,建立對我們可持續發展行動的信任,并對行業產生積極影響。
-開發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相關指標,突破航空公司 ESG 指標指南中的許多方法。
人才戰略
行業調查顯示,34% 的貨運專業人士預期2023 年底會將出現人員缺口,57% 的人認為他們沒有足夠的合格員工來提供平穩的運營。超過四分之一(27%)的受訪者指出,現有員工如不能長期留在機構內,將存在重大風險。
“盡管自動化與數字化可以提升效率,但人才仍是航空運輸業的核心競爭力。雖然中國民航尚未出現勞動力短缺的現象,但需要未雨綢繆,及早部署人才戰略,將航空業塑造成為一個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就業領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才能確保中國民航持續高質量發展與繁榮。”解博士特別指出。
- IATA -
編者注釋:
-國際航協在世界各地共擁有320家成員航空公司,其定期國際航班客運量占全球的83%。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