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彭水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突破口,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基本動力,全面推進鄉村產業振興,推進農業質量提高、農村文明進步、農民增收致富。
提質增效
壯大鄉村產業
“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在長生鎮,稻田養魚正成為群眾增收的“法寶”。
產業興則百姓富。為進一步推動產業提質增效,我縣結合實際,制定“1+6”產業振興政策,著力發展糧食、蔬菜、紅薯、烤煙、中藥材、生態漁業6大產業,啟動實施鄉村產業“213”工程,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深入實施特色產業提升工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今年,全縣鄉村產業持續壯大。穩定種植紅薯30萬畝,涉及農戶8.7萬戶,規模加工主體達28家,年加工鮮薯15.8萬噸,預計實現年產值56億元;種植烤煙6.7萬畝,涉及農戶1560戶,預計實現烤煙全產業鏈產值5億元,戶均增收約1346萬元;新增中藥材面積1.5萬畝,全縣在地面積達8萬畝,建成中藥材初加工廠2家,實現產值2億元,帶動農戶7500戶。此外,2021年投入資金6332萬元配套完善全縣375個產業基地共計159公里產業路,將打通產業“最后一公里”。
品牌打造
做靚特色農業
品牌打造已成為彭水助推特色農業發展的有力抓手。
近年來,彭水實施農產品“三品”工程,著力打造彭水品牌。大力實施品種工程、品質工程、品牌工程,積極引進培育優質新品種作物,加強地標產品認證和管理,著力打造彭水品牌,讓彭水農特產品更好地融入市場,發展壯大。
同時,做優做新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持續加大經營主體政策支持,2021年投入4831.2萬元支持142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產業。2021年新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2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累計達965家,其中地標羊肚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洪妹孔雀養殖專業合作社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獲“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稱號;新培育家庭農場3家,家庭農場累計達193家;新培育市縣級龍頭企業3家,培育農業產業協會1個,有縣級及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2家。
“優質企業+特色品牌”,正成為另一張彭水名片,持續推動我縣特色農業發展。
深化改革
集體經濟富農
彭水保家鎮清平社區,通過“公司+農戶+村集體經濟”模式,成立村集體經濟組織,采取土地入股、產業發展資金投資等形式發展白茶產業,如今,每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7萬元。
這樣的成果得益于彭水不斷深化農村改革,著力消除“空殼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同時,彭水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委會主任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80%以上村干部帶頭入股或直接參與集體經濟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500萬元,其中最高的達10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得到發展壯大,群眾實現脫貧增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