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咸寧網訊 通訊員楊錦隆報道:水通則心通,心通則民安。近日,崇陽縣白霓鎮三溪村引水工程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涓涓清水將從管網供給到家家戶戶,打通三溪群眾安全飲水的“最后一公里”。
據三溪村干部楊饒勇介紹,受自然資源條件限制,三溪村用水基本依靠地下水,存在水量供給不足等問題。為了徹底解決群眾用水問題,三溪村委會規劃從堰下村高堤河引水,將三溪村一組、二組、三組全部納入引水系統中,預計總投入60萬元。
村委會積極對接縣鄉村振興局,爭取政策支持30萬元投入引水工程,但政策的支持并不能完全地解決問題,首先是資金方面,還存在不小缺口;其次是規劃問題,需要妥善解決主管和入戶管的規劃、布局、走勢等事項。
為盡快達成共識,推動工程快速推進,三溪村黨支部充分尊重群眾意見,多次召開黨員群眾代表大會、灣子夜話,凝聚群眾智慧,廣泛征求項目建設、資金缺口、規劃主管和入戶管的布局走勢等方面的意見建議,發動村民積極參與,主動投身到引水工程建設中來。在村兩委的宣傳發動下,三溪村村民們爭當“主人翁”,不僅自籌到12萬多元的建設資金,還結合地勢,共同制定了一、二、三組的引水管道規劃圖。
俗話說: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知道經費緊張,村民們自發地投工投勞減少開支,請零工安裝自來水管每人每天最少要300元,村民們就自己動手裝;橋洞堵塞難以疏通,管道沉重難以移動,村民就齊心協力自己搬。部分村民做過小工,學習過專業安裝水管接頭和鋪設管道的方法,他們以低于市場價格的工錢助力村子的飲水工程建設,最大限度地節省開支。
在鋪設入戶管時,租賃切割機需要一筆不小的租賃費和人員操作費,村民籌集2000余元購入切割機進行作業,主動將工錢從550元一天降至120元一天。為了趕工期,他們每天平均工作時長10小時以上,經常到了晚上十點多,他們還在加班加點,挑燈夜戰。
三面環水三春雨美麗鄉村,一寨背山一路歌和諧社會。三溪村黨支部書記饒冠軍由衷地感慨:“基層治理和民生實事的落實并不是村干部去跑項目、要資金就能達成的,而是需要真正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搭建一個村民共謀共建共治的平臺,讓村民實實在在參與其中,讓他們自己把握創造幸福生活的方向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