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崇陽縣桂花泉鎮官莊村迎來了第四屆黃瓤西瓜節,趣味十足的比賽現場、香甜爽口的黃瓤西瓜吸引了大批“吃瓜群眾”前來品嘗、購買。瓜農吳天明家種植的單個重達24.66斤的黃瓤瓜,當選為桂花泉鎮第四屆西瓜節的“重量級瓜王”。在隨后的競拍環節,“瓜王”被該鎮的愛心人士以9000元高價拍得。
此事引起了各級媒體的關注。一個西瓜搞出這么大的“動靜”,令人眼前一亮。一個西瓜辦成了節日盛會,讓眾多“吃瓜群眾”大呼過癮。然而,此事引來熱議,絕不是簡單的“看熱鬧”“過眼癮”。其背后是人們對當地政府和部門爭當“賣瓜王婆”的行為給予的回應,給予的點贊,給予的肯定。
鄉村振興的首要在于產業振興,產業振興的關鍵在于特色產業。一個地方的特色產業培育除了品牌質量等“硬件”外,離不開營銷包裝等“軟件”,也需要政府和部門的“吆喝”。少些“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獨唱”,多些“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合唱”,群眾和政府部門應當共同上好這一課。
從“吃瓜群眾”到“賣瓜王婆”,體現出政府部門服務理念的變化,折射出政府部門服務方式的創新,也彰顯出政府部門從“看客”到“干客”的擔當。
(盛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