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校訓練車上“后視鏡”在督促學員嚴格練車,高效試驗田里無人拖拉機在自己種田,路邊隨處可見的信號鐵塔上裝著“千里眼、順風耳”……這些生活中的常見場景,都是萬物互聯的北斗技術在社會的廣泛應用。
(相關資料圖)
2023年,《湖北省突破性發展北斗產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提出,著力把湖北打造成為全球北斗高端人才集聚地、全國北斗原始創新策源地、全國北斗規模化應用先行地和全國北斗產業發展高地。湖北省將以北斗產業帶動區域企業轉型升級,著力實施北斗科技成果轉化,開創新的區域經濟增長點,積極推動“北斗”技術的融合創新和時空應用,為國民經濟各領域提供高精度時空智能信息服務。
建設中的工地
精準記錄規范駕培市場
“打左燈,看左后視鏡,我們起步,往左打盤……”7月3日下午,武漢市民陳女士在白沙洲盛信駕校進行科目二場地培訓。她除了要聽從教練的指揮以外,還會隨時被前車窗左側的攝像頭抓拍打卡,這并非普通的攝像頭,而是來自光谷北斗技術的“衛星監督員”——北斗星學車計時培訓終端系統。
記者進入訓練車副駕駛座,近距離觀察這個北斗星學車系統,發現原來是后視鏡上“大有乾坤”:顯示屏左側能夠實時顯示學員的培訓登記信息、當前培訓類別、培訓時長和培訓里程等信息,右邊則可以顯示教練的基本信息,還有簽到和簽退的觸摸鍵功能。
操作北斗星學車系統
駕校教練李師傅告訴記者,去年8月1日起,武漢市正式實施機動車駕駛員計時培訓工作,學員培訓學時記錄將納入交通運輸部門監管平臺,并與公安部門考試監管平臺對接,作為駕照報考的主要依據。學員上車發動引擎后,在后視鏡上簽到,該系統就會同步啟動,對學員進行人臉識別,并核對登記信息,培訓開始計時。“因為有北斗衛星定位系統提供精準的時空信息監測,學員參加科二、科三考試所需的學時一分鐘都不能少,沒有耍花招的空間。”李師傅說。
北斗星學車負責人杜剛向記者介紹,通過與教練車上的數據采集終端相連,星學車可以實時監測學員的駕駛習慣和操作,將這些數據反饋給教練,幫助他更好地指導學員。與之同時,學員也可以利用北斗導航系統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和自我評估。
近年來,數字化和信息化不斷加速,已經深度滲透并進入了各行各業,駕培行業自然也不例外,“北斗+駕培”就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產物。目前,該系統在江西新余、河南開封、湖北的武漢、恩施、天門等全國20余城市推廣使用,為推動各地方駕培市場規范化、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保障。
耕地都用上了無人農機車
7月4日,在位于孝感市云夢縣胡金店鎮一塊高效示范區的耕地上,一輛拖拉機正在耕整土地,遠遠一看就知道肯定是位常年耕種的“老司機”在操作。該拖拉機駛向田間沿著“U”字型路線來回翻耕,往返來回路線始終如一,如遇耕地坑洼不平,操作者微微調整,便使拖拉機保持行駛在既定路線上。待工作完畢,拖拉機緩緩開回來后,記者才驚奇地發現,這竟是一輛無人駕駛的拖拉機。一旁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就是武漢依迅北斗時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研制的北斗無人農機車。
北斗無人農機車在耕整土地
工作人員介紹,依迅北斗研發的北斗高精度農機自動駕駛終端,運用“北斗衛星定位+慣性導航”組合導航技術,自動精準執行農事作業,播種誤差能精確到厘米級,適用于開溝、耙地、播種、覆膜、起壟、噴藥、收割等工序,實現全天候作業。此外,通過依迅北斗農業服務管理平臺可查看農田各項數據,“一張圖”就能提供精準的數字支撐,有效分析農機作業效率、運營時間、成本效益等,為科學合理實施農機作業提供參考依據,讓農業種植變得既好又快還省勁。
目前,基于北斗技術的無人駕駛拖拉機、自動駕駛插秧機、播種無人機在湖北、江蘇、新疆等多個地區的田野里大顯身手,每畝作業效率提高10%,湖北省裝有基于北斗技術智能終端的農業機械,目前已經超過3萬臺。
安裝在農機車上北斗自動駕駛終端
“我們將繼續建設開發北斗農機自動駕駛精細耕種系統,并制作相應的農業手機軟件,真正做到‘輕松管、自動算、方便查’。”依迅北斗的工作人員信心滿滿地表示。
鐵塔裝上“千里眼”和“順風耳”
2023年3月,武漢市數字經濟應用場景供需對接大會在武漢經開區舉辦,會上展示了為大型信號鐵塔裝上“千里眼”和“順風耳”的“大型工業構筑物實時動態安全監測系統示范應用”項目,該項目由武漢北斗產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與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市分公司聯合申報,遴選了武漢市的120余座塔址,是2022年武漢市首批數字經濟應用場景的十個“揭榜掛帥”項目榜單之一。
裝上“千里眼”和“順風耳”的通訊鐵塔
大型工業構筑物(如通訊鐵塔、電力鐵塔、工地塔吊等)作為重要基礎設施,其運行狀態監測是社會安全發展的基本保障。該項目針對塔形構筑物位移變化監測的困難性以及必要性,研制一套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的監測系統,對其日常運行的健康安全性進行預測、評估、預警,并實時推送至相關安全負責人及技術人員,提升鐵塔維保部門的工作效率和整體管理水平。該系統應用場景廣闊,可應用于風電塔、電力塔、工地塔吊、危房、舊樓加裝電梯、高層建筑物等行業和領域。
項目參加數字經濟應用場景供需大會
北斗產業創新中心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市面上已有的相關系統設備在實際應用中易受現場環境約束,影響檢測值的準確性,且價格昂貴;而他們這套在線監測終端系統可應對各種極端環境,檢測值準確性高,成本低,且顯著提升了基建設施的安全運營水平,極大地避免了國家重要資產可能受到的損耗損害。
北斗產業規模力爭占全國市場10%
時空信息是萬物互聯的基本要素,北斗系統構建了時空基準,成為新時代數字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成為我國綜合時空體系建設和發展的關鍵基礎與核心動力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信息保障。
按照《湖北省推進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和《湖北省突破性發展北斗產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的相關文件,湖北正推進北斗產業跨越式發展,著力打造湖北省為全國北斗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力爭到2025年,全省北斗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占全國市場規模10%以上。
位于東湖高新區的北斗大廈
北斗產業創新中心的執行董事余峰自豪地說,在北斗產業的加持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新突破,如5G通信網絡、工業互聯網、基礎算力等建設。在新時代北斗精神的引領下,中國的北斗會更加進步,更好地服務全球、造福人類,讓大家共享北斗建設帶來的福祉。
責編:劉念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