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為加快推進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做好迎接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準備,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奠定堅實基礎,5月9日,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召開全市突出環境問題“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推進會暨2023年全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工作會議。
會議通報了今年1-4月份全市環境質量及突出環境問題“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進展情況。截至4月,全市27個省控及以上斷面優良個數26個,水質優良率96.3%,較去年同期相比提升11.1%;全市PM2.5濃度均值為44.2μg/立方米,全省排名第4,較2022年同期上升13.3%;優良天數比率為85.8%,全省排名第3位。目前,全市創建國家級生態村2個、省級生態鄉鎮69個、省級生態村545個,咸安區、嘉魚縣、通城縣、崇陽縣、通山縣省級生態鄉鎮已實現全覆蓋。
會議指出,去年受持續高溫、干旱天氣影響,雖然我市環境質量在全省考核位于前列,但總體質量有所下降,尤其是今年我市環境質量仍面臨嚴峻考驗。突出環境問題“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涉及農業、水利、交通、經信、發改、林業、自然資源和規劃等方方面面,不僅生態環境部門責無旁貸,也需要相關專業委員會充分發揮職能。
會議要求,生態環境執法要杜絕“寬、松、軟”,突出環境問題“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要形成半個月一調度的機制。要以更加積極的行動迎接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對過去多輪巡察反饋的問題,即使已銷號的也要回頭看,爭取將生態環境治理得清清爽爽、干干凈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