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主題為《從“建筑的精神”說開去》為主題的分享活動在成都舉行。這是《致敬建筑精神:CIOB&PMI(中國)建筑藝術攝影展》的重磅主題活動之一,由CIOB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學會與PMI(中國)項目管理協會聯合舉辦。
觀眾與嘉賓合照
本次活動邀請了來自建筑行業不同領域的三位嘉賓,重慶對外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設計院副總經理李昌、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設計院副院長張天平和宜吾設計(EVE)及維仁管理(VPM)創始人呂維鋒,他們從”建筑精神“出發,多角度探討了當前環境下社會對”建筑精神“的定義和需求,及企業和組織如何才能培養出適合時代和地區發展的建筑人才。
圓桌討論環節
呂維鋒認為,建筑設計師首先要對藝術感興趣。建筑是城市與人的橋梁,在兼具審美和藝術性的基礎上,應該突破習慣的美學思維,提升建筑設計的地域識別性。他舉例自己設計的都江堰壹街區的體育公園接待室。因為都江堰是由上海援建的,所以項目設計融入了上海石庫門的原型,但是并沒有一味迎合,而是加入了地方特色,突出了獨特的城市精神。他寄語在座的青年建筑師們,要打開視野,看見世界的樣子,才能更好的做好中國特色的傳承與創新。
呂維鋒
張天平認為,建筑的精神首先要關注到人,要讓空間能和人對話和互動,這是人文精神的體現。比如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到具有美學的城市場景中打卡,這就是有了交互的體驗。其次,他認為建筑要遵從“本地化”的精神,讓一個建筑作品能像在“本土生長”出來的感覺。
對于投身建筑行業所要具備的素養,張天平認為,不管是結構師、造價師還是設計師,都要具備策劃能力,以及對必要工具軟件的運用能力。此外,溝通和表達能力尤為重要。
張天平
李昌認為要保持一顆初心,這樣才有持續的熱情和動力。建筑不僅僅是蓋房子,也涉及到房屋后期的運營和維護,因此沒有“夕陽行業”的說法。每一位設計師,要有謀篇布局的眼界和高度。
李昌
《從“建筑的精神”說開去》是CIOB和PMI(中國)聯合舉辦的首次活動,現場反應熱烈,40余名對建筑設計、建筑工程管理、項目管理、人才培養等話題感興趣的觀眾、業內專家學者、建筑及項目管理相關從業人員參加了活動并積極與嘉賓互動、踴躍提問。
觀眾提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