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雪艷
路勁集團主席單偉彪
在北京僅停留三天的單偉彪,把行程安排的滿滿當當:座談、開會、拜訪、拍攝《彪哥與勁寶》,通過媒體與外界交流……
作為路勁集團主席,定期從香港飛往內地,走訪項目一線,已成為他工作的常態。他說,面對面的交流,可以更好地溝通、發現、解決問題,以及與團隊建立更加緊密的信任關系,雖然不一定所有問題都能解決,至少我傾聽到了,在努力做。“這是我希望得到的東西。”
路勁成立于1994年,起步于收費公路業務,2003年進軍內地房地產市場,迄今已是涉足房地產行業的第二十年。作為一家典型的港資企業,穩健成為這家企業的性格標簽。也正是由于穩健的特質,在每一次房地產行業的下行時刻,路勁都能安全平穩穿越周期。
今年,單偉彪為路勁地產二十年品牌主張做了新的注腳——敏而勁行。從“穩而勁行”到“敏而勁行”,一字之差,體現著單偉彪對于新的宏觀環境、市場需求邏輯變化的整體把控。
最近,單偉彪做客《和訊會客廳》,與和訊網總編輯汪雷面對面,在將近兩個小時內,他結合實際案例,從底線思維、長期主義、賺慢錢邏輯、人性管理學等多角度,深入地向我們講述了新環境下路勁的發展故事。
預計未來行業規模10-12萬億
2022年,可以說是房地產行業史上的一次“至暗時刻”,疫情反復、市場下行,商品房銷售額創六年來新低、銷售面積創七年來新低、土地成交規模創近十年新低,民營房企暴雷一片、哀鴻遍野。
但即便在如此艱難、行業規模大幅縮減的行情下,路勁也并未掉隊,反而在百強房企的排名由2021年的第46名提升至2022年的第30名,進入TOP30。
對于路勁表現出的超強穩定性,單偉彪剖析原因時,將視野放置整個大環境中去闡述:
內地市場自從90年代開始,一直到前三年,偶然有幾個月下滑,但又上來了,容易讓人誤認為這個市場是永遠向上的、無界的;香港市場不一樣的地方在于,香港樓市70年代、80年代、1997年、2003年,經歷過四次大風大浪,所以大家知道市場總有起伏,不會一直單邊向上。
兩個市場的環境不一樣,就導致企業經營思維的差異:
香港的企業,尤其房地產企業,借貸率非常低,凈借貸比僅為20%-30%,企業收回了錢先還貸,因為你沒還完,銀行不給你貸,這個規則其實就限制了企業的快速發展,但好處是保障了企業的穩健;內地房企過去習慣的“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模式,要依靠房價不斷上漲,如果房價下跌的話,長期是沒有支撐的。
在單偉彪看來,經歷過這輪大調整后,必然會淘汰掉一部分企業,但勤奮自律優質的民營房企將獲得更大空間,“整個行業比較規范的情況下,10多萬億的總量,100多家開發商,平均每家幾百億規模,這應該是比較合理的。”2022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由高峰時期的18萬億降至13萬億,單偉彪預計,未來行業規模可能將維持在10-12萬億的水平。
不過,一個不得不正視的問題是:市場信心的重啟與恢復。2022年,居民存款增加17.84萬億,寧愿錢存在銀行“躺平”也不拿出來投資消費,凸顯出市場信心的缺失。
而從房地產數據來看,盡管自去年底提振信心的政策不斷出臺,但市場并未有明顯改觀。1月份,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下降32.5%,環比下降48.6%。因此,如何刺激需求,成為當務之急。
“我估計‘兩會’后還會有一些新政策出來,只有需求面提升了,才能帶動整個市場的運轉。”單偉彪認為,今年之內,市場會慢慢朝著好轉的方向發展。
底線思維與敏而勁行
新年致辭中,單偉彪為路勁地產二十年做了新的注解——誠意正心 敏而勁行。“誠意正心”是企業長久堅守的原則,“敏而勁行”則是對路勁未來發展的期許。
單偉彪解釋,從“穩而勁行”迭代至“敏而勁行”,一字之差是對組織的更高要求——行業變化是常態,穩健房企不僅要穩,更要反應敏捷,靈活應對,通過組織效率的提升來推動戰略和業務前進。
之所以提出上述品牌主張,與外部環境不無關系。單偉彪說,即便手上有充裕的現金,但需要動用現金的事情如果風險太大,還是不太敢動,因為一旦市場風向出現變化,路勁就要立刻做出相應策略改變。必須要保障流動性。
所以,路勁一方面要做最壞的打算,一方面要做最好的準備。“做企業一定要有底線思維,既要有防御性的動作,又要在此基礎上設置不同的壓力測試點,不論什么樣的情況來臨,都要做好相應預案。”他說,實際上,“敏”字背后,更多指的是路勁應變能力的準備和提高。
相應地,路勁也準備了與“敏”相匹配的多套動作:
以銷售存貨為主,先保證現金流。再根據具體情況定拿地量,今年拿地可能比以往少,但不是不拿,而是少拿。在區域選擇上,拿地一定會聚焦于一二線城市。地塊選擇上,更傾向于體量適中沉淀資金少。另外也會注重項目流速,從而盡快回籠資金。
另一套“敏而勁行”的策略在于鼓勵創新。單偉彪鼓勵員工拿出新點子,在創新創造中實現價值,“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一定要用新辦法來克服舊問題,才有出路。”
公司的創新項目,單偉彪會全力支持,如果需要,他會親自上陣。比如,去年路勁上線了全新的品牌IP形象——勁寶,并圍繞“勁寶”形象重點打造“勁寶樂園”,同時還推出了一檔系列短視頻欄目《彪哥與勁寶》,單偉彪以“彪哥”身份出鏡,讓人耳目一新。
單偉彪說,于他而言,這是一種從未體驗過的跨界嘗試,與一個虛擬IP的對話更需要耐心和想象力,過程雖然辛苦但非常值得。因為勁寶IP形象面世的初衷就是要與公眾建立長久的陪伴關系,作為路勁的化身讓人們感受到一種“溫度”。
他希望通過短視頻以一種當今喜聞樂見的方式,討論一些永不褪色的話題,比如進取、責任、長期主義,讓大家相互鼓勵,經營希望。同時希望通過親身參與,讓《彪哥與勁寶》以正向價值觀引發更多人內心的共鳴。
據說,《彪哥與勁寶》將很快有新作面世。
“長期主義”的重要性
單偉彪的觀點是:房地產行業會變得越來越像制造業,以后是賺慢錢的時代。
單偉彪不斷跟團隊強調,無論外界什么情況,只要我們比別人做得好一點,就永遠不會被淘汰,可以拿這個宗旨要求自己。
賺慢錢時代,比拼的是服務和品質,管理和細節。這在路勁的多元化業務方面體現得尤其明顯,從中也能看出單偉彪的“管理哲學”:
第一、租賃式住宅,以路勁雋寓長租公寓品牌為代表。單偉彪介紹,做這塊業務的初衷有兩個,一是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結合市場需求供給合適的項目;二是提升利潤,目前路勁在滬浙區域試點的項目運營都非常成功。
第二、商業方面,無錫“梅里古鎮”是路勁與當地政府打造的文旅新名片。梅村是吳文化的發源地,有著3200多年的歷史,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是這座江南第一古鎮特有的底蘊。去年11月,“梅里古鎮”剛剛舉辦了兩周年慶典活動。接下來,梅里古鎮將繼續深化文化內核,豐富游玩體驗,提升消費品質,推動文旅商深度融合發展,不斷擴大文化影響力。
第三、居家養老,是單偉彪非常看好的業態。目前有兩個代表項目,一個是上海路勁雋芳華,另一個是常州路勁金東方玖園。單偉彪認為,解決養老問題最經濟的方式還是居家養老,一是未來不可能建設那么多養老院,二是不見得老人都愿意住養老院,如此,路勁切入的就是社區的養老服務。現在科技這么發達,可以直接引入家中服務老人。“做了這一塊業務后,還間接提升了我們物業的滿意度。”
第四、物業是路勁重點布局的板塊之一,管理面積約5000萬平方米。相較于物業的規模擴張和賺錢能力,單偉彪更看重業主的滿意度。
“物業的空間是比較大的,因為客戶的黏性非常強,滿意度上去了,房屋價值自然就上去了。”
單偉彪告訴我們,路勁物業也經受住了疫情的檢驗,有些地方滿意度排名全市第一,有的排在前五,有的在前十之內。
“物業服務如果純粹為了賺錢,沒有一個長遠的支撐,不行,一定是以客戶滿意度為主,客戶滿意度提高了,即便是低利潤率不賺錢,我們也做。”單偉彪反復強調著“長期主義”的重要性。
輸贏之道
單偉彪有一個從中學開始延續至今的愛好——打橋牌。巔峰時刻,他還獲得過雅加達亞運會橋牌團體賽銀牌。
聊起陪伴了他幾十年的橋牌,他總能將這個具體的事物抽象出更高一級的哲思,或者關于做人做事方面的,抑或企業經營方面的,傾聽的人也不禁被帶入其中,品味起來:
理論上來講,打橋牌百分之九十幾是技術,百分之幾是運氣。我堅信,我只要每一副牌打得好,每一張牌都出得好,把機會率掌握到最好,即便這一副牌我不一定贏,可是我如果每副牌都這樣打,最終一定贏。
這就好比做人做事,你只要做,你盡力做你認為對的事,判斷得對,就算有一次兩次或幾次輸,但長期你是贏的。因為我打的牌多,我就知道了,偶然你會輸,也是挫折之一,也是人生的過程,但結果肯定是贏。
既然是打四人賽,即使拿了副壞牌,也不需要沮喪,你只要發揮好你壞牌之中的力量,也能減少損失。
我們打橋牌一定有個搭檔的嘛,任何事情都要跟人合作,除了跟我搭檔合作,還要跟隊友合作,其實做事情一定要有團隊,沒有團隊不會成事的。
有的時候失敗,你要接受,因為每一次比賽,只有一個贏家,失敗很正常的,比賽本來就是成功的機會更少,那你就接受唄,這樣想,你就不會太過沮喪。
還有一點,我要告訴年輕人,你打完一副牌,無論你是贏了,還是輸了,最重要做的事就是完全忘記它,你要做的就是專注于下一副牌,因為這才是你要做的,歷史已經過去了,未來還沒到來,你手上這副牌才是你要做的事。
其實,每一條他悟得的“人生智慧”信條,與他提出的企業“底線思維”、“長期主義”、“敏而勁行”、“用新辦法克服舊問題”,都能重疊起來,合二為一。
這是他的人生智慧與管理哲學,當然,也是路勁的。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