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感謝檢察官幫我們化解了糾紛,還幫我解決了生活困難……”2月8日,咸安區雙溪橋鎮村民杜某將一面寫有“司法救助送溫暖,替民解難顯真情”的錦旗送到咸安區人民檢察院,表達對該院檢察官的謝意。
2022年1月的一天,杜某在修整自家田埂時,將隔壁鄰居劉某家栽種的一棵樟樹砍掉。雙方因此發生肢體沖突,劉某將杜某手指打傷,經鑒定為輕傷二級,公安機關對劉某以涉嫌故意傷害罪立案偵查。
雙方家庭經濟情況都很困難,杜某全家務農收入微薄,而犯罪嫌疑人劉某是家里的“頂梁柱”,兩個孩子均患有智力障礙。
案發后,雙方怨氣都很大,一方拒絕賠禮道歉,一方不愿接受諒解。派出所民警和村委會干部上門調解10余次,雙方爭議依然很大,矛盾一直未化解。
2022年6月初,該院干警劉萬教在雙溪橋鎮參加“平安咸寧全域提升”活動入戶走訪時獲悉此事,當即登門了解案件情況。
“雖然事出有因,但當你把對方手指打傷時,有沒有想過你兩個孩子?”“大家都是一個‘屋下’的,對方家庭也很困難,得饒人處且饒人……”劉萬教一邊向劉某告知履行賠償責任既是他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也是他悔過的表現;一邊向杜某轉達劉某賠禮道歉、認罪認罰的態度,從法、理、情多方面融化雙方內心“堅冰”。
在劉萬教的不懈努力下,當年6月24日,雙方終于放下積怨,握手言和簽署和解協議書并履行完畢。后案件被移送咸安區檢察院審查起訴,該院依法對劉某作出不起訴決定。
雙方雖已和解,但杜某因此事長時間無法工作,家庭負擔較重。2022年11月,劉萬教了解后及時將此線索移送該院控申檢察部門,希望通過司法救助的方式,幫助他渡過難關。
收到線索后,該院控申檢察官第一時間實地走訪調查,發現杜某的情況符合司法救助條件,隨即指導其提交司法救助申請材料。今年初,杜某的銀行卡上收到3000元司法救助金。于是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