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金融之血怎樣助經濟,惠民生?
1月10日,咸寧農商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繼華說,我們1800余名農商人用善于思考的“腦瓜子”、勤于營銷的“嘴皮子”、笑口常開的“臉蛋子”、邁出去的“泥腿子”來做好快服務和暖服務。
不妨到現場看看,銀行怎樣做足快服務,做好暖服務。
(相關資料圖)
在咸寧農商行營業部,員工們都收到了一份貼心的“小禮物”——外拓“工具包”。個性化“工具包”外印制著農商行LOGO、營銷人姓名、電話和獲客二維碼,增加客戶信任度。“工具包”內標配6張表、1個印泥等,確保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力求以專業獲取客戶信賴。
營業部的員工說,有了外拓工具包,辦事效率提升了一倍。
在咸寧農商行龍潭支行,做副食批發的胡女士對農商行員工的上門服務滿是感激,她說:“不但辦得快,而且利息低,農商銀行真不愧是咱們老百姓自己的銀行。”
胡女士是咸安區浮山街道龍潭村的普通商戶,年底因采購、囤積貨物較多,手中的資金一時比較緊張。龍潭支行“金融村官”在大走訪過程中了解到這個情況后,主動上門宣介整村授信工作,幫助她在手機上申請了5萬元荊楚小康貸,解決了資金難題。
這幾天,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桂花支行在咸安區桂花鎮白沙村開展荊楚小康貸簽約活動,現場成功簽約4戶,提款2戶計10萬元,發放宣傳單33份,對接微貸30萬元,預約存款20萬元。高橋支行在高橋鎮劉楨村、黃鐵村、高橋街開展“大走訪”活動,現場成功簽約1戶,發放宣傳單115份,回遷商戶2戶,對接微貸10萬元,預約存款40萬元。
快服務的背后,是農商行不斷強化金融服務,加大微貸投放力度,助力大眾創業。該行常年組織信貸人員開展微貸客戶全面對接,對微貸需求客戶進行“拉網式”調查走訪,并開展無貸戶融資需求排查。根據客戶實際金融需求,制定“一戶一策”信用培植方案,幫助微貸客戶達到首貸準入條件,及時給予小微貸信貸資金支持。
暖服務的背后,是農商行為微貸客戶提供的高效服務。該行適時開發推出了微貸產品網上“閃電申貸”平臺,微貸客戶申請貸款只需通過平臺提交,通過網上預審批、進度查詢、咨詢交流等,實現了系統、渠道、流程、信息、管理等多方面整合,提高了微貸客戶辦貸智慧化程度,推進了農商行微貸業務模式的轉型。
同時,咸寧農商行對微貸業務實行“首問負責、限時辦結、陽光辦貸”制度,嚴格執行限時辦結制,客戶經理為客戶服務實行“一杯水”原則,出現不遵守“陽光信貸”“一杯水”原則嫌疑的予以嚴查重處。
農商行的服務成效如何?2022年的一組數據能夠充分說明,該行貸款投放已全面超額完成市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達到50億元,比2021年多增3.25億元;投放脫貧小額貸款8187萬元,占全市銀行業的90%以上。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甘青 通訊員 陳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