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樟坑社區青年思享會。
社區社會組織是基層治理和民生服務的生力軍。近年來,龍華區民政局強化社區社會組織發展頂層設計,通過建構“1234”工作框架體系,建立培育、扶持、引導工作閉環,探索社區社會組織融入基層治理新機制,帶動社區社會組織服務社區群眾、參與社區治理、涵養社區文化,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前列。
搭建一張黨建網絡,筑牢互融互促“基礎盤”。全面加強黨對社會組織的領導,以區社會組織黨委為“核”,6個街道社會組織促進會黨組織為“塊”,12類行業主管部門黨組織為“條”,區社會組織黨委兜底的N個沒有明確黨建指導部門的社會組織為“面”,建立“一核多元、條塊結合、全面覆蓋、協調有序”的黨建網絡,破解了社會組織分布散、管理難問題,實現“兩個覆蓋”由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夯實了社區社會組織黨建與業務高質量融合發展底座。
出臺兩個管理辦法,樹立大力培育“風向標”。出臺《深圳市龍華區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管理辦法》,從加強黨的領導、規范登記管理、健全監管體系、優化發展環境、強化自身建設、發揮積極作用六大方面切入,明確了激發社會組織發展活力、凈化社會組織發展風氣的具體路徑。針對部分未達到登記條件的社區社會組織,在深圳率先出臺社區社會組織備案管理辦法,并下放備案管理權限,引導群眾性自組織通過社區居委會向街道辦申請備案管理,大力扶持社區社會組織發展。
設立三級孵化體系,打造做優做強“育苗圃”。區級層面,建立社會組織孵化服務中心,引入專業機構為各類社會組織提供財務、人力資源代理、法律等多項托管服務,培育規范化發展“氣候”。街道層面,在各街道成立社區社會組織促進會發揮樞紐作用,并通過項目委托方式運營街道社會組織服務站,提供注冊輔導、入駐場地、政策咨詢、資源對接、能力建設等多方支持服務。社區層面,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社區社會組織服務點,著重發揮啟發萌芽、搭建平臺、服務社群等作用。三級平臺聯動,精準施效,為社區社會組織提供全過程的成長指引。
用好四類“種子資金”,架設健康發展“支撐梁”。著力發揮區政府專項資助作用,拓展公益創投項目實施范圍,以“種子”資金帶動社區社會組織謀劃服務項目。以黨建引領公益創投為抓手,發揮六個社區社會組織促進會和社區社會組織服務站的樞紐作用,面向各自街道社區社會組織開展培育扶持和“微創投”,今年累計開展社區社會組織培訓6場,培訓社區社會組織200余家次,為社區社會組織鏈接資源20余萬元,資助66個社區社會組織項目,累計資助金額124萬元。進一步優化“民生微實事”運行工作機制,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能,明確社區社會組織承接新立項服務類民生微實事項目比例不得低于20%,2022年“民生微實事”項目共資助109個社區社會組織項目,累計已資助619.6萬元。在全市率先設立居委會“活力資金”,每年支持各社區居委會3萬元經費,成為有效統籌社區社會組織力量的新抓手。梳理市區兩級慈善資源184條,按照服務對象和群體分類制定慈善資源對接清單,明確慈善資源供給主體、支持范圍、申請條件,為社區社會組織提供資源鏈接渠道,推動慈善資源常態化精準對接。
隨著“1234”工作法順利推進,社區社會組織規模由小變大、覆蓋范圍由窄變寬、作用發揮由弱到強,成為基層治理多元共治的“生力軍”。目前,龍華有100多個社區文體類社會組織扎根社區,開展各類文體活動。社區社會組織以服務活動為紐帶,加強居民間的溝通交流,逐漸打破不同群體間的身份“墻壁”和心理“鐵門”,促進了社區融合,深度激發了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熱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