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貝利確診腸癌并進行了手術切除。然而,短短3個月,貝利由于癌細胞擴散再次入院治療,后續入院治療越來越頻繁。可惜球王對接受的化療沒有反應,11月29日,貝利再次入院接受檢查。也正因如此,貝利才被轉入“臨終姑息治療”病房以緩解疼痛和呼吸急促。
在世界杯期間,貝利還在醫院看了世界杯決賽,并在賽后發文祝賀梅西和他的阿根廷。但沒想到在一周后,貝利的病情便急轉直下。
據巴西媒體《Metropoles》報道,貝利已于2003年選擇了自己將被埋葬的地方,在那塊世界最高垂直公墓可以俯瞰桑托斯的烏爾巴諾卡爾戴拉球場和維拉貝爾米羅球場。
普世紀念公墓(圖源:西班牙《阿斯報》)
貝利是唯一一位拿到過三個世界杯冠軍的球員,整個職業生涯進球超過1000個,曾被國際奧委會評為“20世紀最佳運動員之一”,曾是所有七零八零后球迷的信仰。他在世界足壇的歷史地位至今無人撼動。
“全世界都希望你能好”的心愿沒有阻止這一天離別的到來。
無論“球王”、“超級英雄”還是“明星”
在癌癥面前都也是普通人
女籃國手陳鷺蕓就曾經患上結腸癌,最終還是沒有抗擊過癌癥的折磨而離開了人世,年僅38歲。
電影《黑豹》的主演查德維克·博斯曼因腸癌去世,年僅43歲,令影迷心碎。
著名影星鐘楚紅的丈夫朱家鼎,因大腸癌在香港養和醫院病逝,終年53歲。
曾因《羅馬假日》、《窈窕淑女》等片而在中國家喻戶曉的著名電影演員奧黛麗-赫本,因盲腸與結腸癌病重不治,死于瑞士洛桑的家中,終年63歲。
這些名人的例子都在告訴我們,如此兇險的結直腸癌可能離我們并不遙遠。我國結直腸癌人群發病率從40歲開始上升速度加快,50 歲以上加快更為明顯[1]。2020年中國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數達56萬,死亡29萬,占中國癌癥發病率排行第二位[2]。按此計算,每1分鐘 1人確診結直腸癌,每2分鐘 1人死于結直腸癌。
2020年中國癌癥新發病例數前十的癌癥類型
腸癌是可以通過早期干預阻止其發生的
目前我國50歲以上人群接受腸鏡的比例仍然較低,來自2012—2015年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結直腸癌篩查數據顯示,接受結腸鏡篩查參與率僅為14.0%。因為腸鏡的依從性不高、須服用瀉藥等原因,在早檢早篩的預防手段中無法達到很好的預期效果[3]。
由腺瘤-不典型增生-癌的演變過程大概要經過10~15年[4],這一時間窗為結直腸癌的預防和早期診斷提供了有利的時機,在篩查階段發現腺瘤息肉等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并進行干預,將可阻止75%以上腸癌的發生[5]。因此普及早檢早篩技術的使用對提高直腸癌的檢出率,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哪些人群更加需要注意早檢早篩?
那么如何分辨是否為結直腸高風險人群,應注重早篩早檢呢?下面一表匯總列明。
無創的糞便基因腸癌檢測技術
糞便基因檢測是近年來快速發展成熟的無創腸癌早檢早篩新技術,糞便腸癌SDC2基因甲基化檢測與腸鏡檢查總符合率為93.63%,具有精準、無創、便捷的優點[5]。
今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發布了《人類SDC2基因甲基化檢測試劑臨床試驗資料技術審評要點》。
其中提到“SDC2基因在不同分期的結直腸癌和腸進展期腺瘤組織中呈現高水平的甲基化現象。”文中明確表明這項技術對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腸進展期腺瘤)有高水平的反應檢測效果。
這項技術對于檢測腸道腫瘤具有天然的優勢,因為正常成人每天都會有腸道上皮細胞脫落至腸腔并隨糞便排出體外,腸道腫瘤患者的糞便中會含有大量的從腸道腫瘤表面脫落的異常增生的細胞和細胞成分[6]。
希望這項技術的推廣可以幫助更多適用人群有效的發現發現癌前病變或腸癌,減低腸癌的發生率。
發現一例早癌,挽救一條生命,幸福一個家庭!
[1] 杜靈彬, 李輝章, 王悠清, 等. 2013年中國結直腸癌發病與死亡分析[J]. 中華腫瘤雜志 ,2017, 39(9): 701?706. DOI:10.3760/cma.j.issn.0253?3766.2017.09.012.
[2]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腫瘤綜合治療電子雜志 2021 年第 7 卷第 2 期 《2020全球癌癥統計報告解讀》
[3] Chen H, Li N, Ren J, et al. Participation and yield of apopulation‐based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me in China[J]. Gut, 2019, 68(8): 1450‐1457. DOI: 10.1136/gutjnl‐2018‐317124
[4] Siegel RL, Miller KD, Jemal A. Cancer statistics, 2020[J].CA Cancer J Clin, 2020, 70(1): 7‐30. DOI: 10.3322/caac.21590.
[5] 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21年5月第44卷第5期《早期結直腸癌和癌前病變實驗診斷技術中國專家共識》
[6] Ahlquist DA. Molecular detection of colorectal neoplasia. Gastroenterology. 2010; 138:2127–2139. [PubMed: 20420950]
[7] 中國早期結直腸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2019,上海)
[8] 中國早期結直腸癌篩查及內鏡診治指南(2014年-北京)
[9] 以腸梗阻為首發癥狀的老年結腸癌60例
[10] 糞便脫落細胞DNA與血CEA和CA199在結腸癌術后復發監測中的對比研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