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記者宋文虎、焦姣、特約記者李江湖、徐大發報道:連日來,通山縣南林工業園星光農機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十幾臺工程機械、幾十名工人正忙著運土方、打樁基。
“主體廠房600多個樁完成250個,圍墻230樁完成120個。”縣經濟開發區紀工委書記、項目服務專班成員焦南盛說,雖然土地已交付,但仍要跟蹤做好后期服務。
該項目占地500畝,總投資50億元,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10億元,是通山去年引進工業項目中投資額最大的一個。
(資料圖)
“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持續跟蹤項目數年,頻繁前往浙江湖州總部拜訪,最終贏得對方的信任和青睞。”縣招商和投資促進中心黨組書記焦朝陽說,去年4月22日,雙方正式簽約。
簽約并不代表結束,而是新一輪服務的開始。星光農機產業園開工后,客商提出標準用地有缺陷,服務專班迅速調配機械人工全面完善,直到對方滿意為止。
去年,通山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提出的“一轉一”“一加一”“一引一”招商引資工作理念,建立招商“五庫”,實現每月簽約3個、開工2個、投產1個工業項目的目標。建立“五個一”長效機制,全方位、全流程提供貼心服務,做到永遠只有“進行時”,不言“完成時”。
科森建筑80萬平方裝配式建筑屬于“一引一”招商項目,去年8月18日正式簽約,總投資約26億元。項目現場,清表、搬遷等工作正在加速推進。
“選擇落戶通山并這么快開工,全得益于通山的貼心服務。”科森建筑項目負責人吳榮華說,從考察到簽約,再到項目開工,基本沒操過心。
去年7月,在東琳科技老板介紹下,科森建筑來通山考察。通山以優惠政策和熱情服務贏得對方信任,簽約后成立項目服務專班,制定工作進度表,“五證同發”一個星期完成,徹底顛覆了吳榮華“最少需半年”的看法。
氫燃料電池項目與通山打造國家新型能源之都目標十分契合。去年4月8日,通山與武漢海億新能源簽下此項目后,快速解決4000平米廠房,并出資百余萬元按照其要求裝修。目前,公司設備都已安裝到位,并進行試生產。項目全面投產后,可實現產值3億元、稅收1000萬元。
“不僅要引進來,更要服務項目落下去、發展好。”該縣縣委相關負責人說,將繼續對招商引資項目實行全生命周期服務,確保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
去年,通山新簽約產業項目78個,總投資335.6億元;億元以上項目開工33個,位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