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如何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六屆三次全會精神?近日,崇陽縣委書記鄭俊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崇陽縣將把融入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建設作為重要戰略機遇,依托基礎和優勢,直面問題和短板,搶前爭先,積極入圈,以“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和真抓實干的狀態作風,全力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樣板區。
鄭俊華說,崇陽優勢在生態、特色是山水。近年來,在生態文明建設、美麗城鄉建設、綠色產業發展等方面已經取得了成效、打造了品牌。先后榮獲國家園林縣城、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中國天然氧吧等榮譽稱號,全縣12個鄉鎮被命名為湖北省生態鄉鎮,實現全覆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域推進,美麗鄉村成為崇陽靚麗品牌,一路一景、一灣一景,讓人流連忘返;以雷竹、茶葉、中藥材為特色的綠色產業迅猛發展,崇陽麻花、崇陽雷竹筍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崇陽黃精被列入湖北“十大楚藥”道地藥材,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0.61萬畝。
鄭俊華表示,下一步,崇陽將跳出縣域謀發展,當好大武漢產業轉移的“小兄弟”。
全力打造武漢都市圈產業配套承接區。深度對接全省“51020”現代產業集群,深挖武漢大市場,持續開展“入園掃樓”招商行動,加速承接綠色產業項目轉移,提升崇陽產業配套承載能力。以穩健、潤陽、興民鋼圈等重點企業為依托,大力發展生物醫藥衛材、新型綠色建材、機械電子信息產業,爭創省級高新園區。加快推進武咸昌高鐵、崇陽至嘉魚高速公路、通城至修水高速公路建設,打造武漢周邊一小時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
全力打造武漢都市圈優質農產品供應區。圍繞“竹茶藥豬”等特色農產品,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集中連片建設大棚蔬菜基地,全力推進正大集團100萬頭生豬全產業鏈項目建設,實現崇陽農產品“質”“量”齊升,提升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堅持以武漢為中心,延伸武漢周邊城市,探索生態鏈接和產業對接,構建完善物流體系,讓武漢都市圈人民“菜籃子”“米袋子”“肉盤子”有更多崇陽元素。
全力打造武漢都市圈旅居康養休憩區。積極投入長江大保護行動,全方位推進流域綜合治理,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確保全域水體全部在Ⅱ類水質以上,空氣指數、森林覆蓋率等指標處于全省前列。加快推進以“醫、藥、養、健、游、護”為主要內容的大健康產業體系建設,用堅實的大健康產業基礎,托舉起旅居康養等服務業態強勢發展。特別是聚焦“藥”“養”“游”,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打造湖北道地藥材產業之鄉;大力挖掘金沙、桂花林場等地康養資源,打造武漢都市圈康養度假勝地;做好林、泉、洞、水、花等文章,全力創建省級全域旅游試驗區。
全力打造武漢都市圈基層社會治理先行區。以全省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和方法推進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試點縣為契機,扎實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在“三個下沉”“四個夜話”“五個一點”等方面積極探索,著力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基層治理崇陽經驗。加強縣域治理數字鄉村信息化平臺建設,以“雪亮工程”“數字鄉村”為載體,構建數字鄉村“一張圖”,爭創全國第二批數字鄉村試點縣。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饒敏 馬麗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