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談起市委六屆三次全會,嘉魚縣委書記王永表示,市委六屆三次全會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主動擔負起省第十二次黨代會賦予咸寧的重大政治任務,系統擘畫了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宏偉藍圖,科學確立了發展目標、實現路徑和具體舉措,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在咸寧的生動實踐。
嘉魚如何貫徹落實市委六屆三次全會精神?王永表示,嘉魚濱臨長江、毗鄰武漢,是咸寧通江達海的門戶區,是武咸同城發展的橋頭堡,特別是省委賦予嘉魚強縣工程試點機遇,嘉魚有條件、有責任為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作出更大貢獻。嘉魚將堅持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以城鎮化為紐帶,統籌推進“四化同步”發展,努力打造湖北強縣工程典范、建設濱江生態公園城市。
確保流域安全,是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首要底線。王永表示,嘉魚將全力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守牢水安全文章。加快實施簰洲灣堤、四邑公堤除險加固和三合垸干堤、護城堤提檔升級等項目,啟動簰洲灣移民建鎮工程,推進西涼湖蓄滯洪區建設,確保江湖安瀾。二是做好優化水環境文章。加快推進長江排口整治及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實施濱江生態修復、沿江礦山修復、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整治等工程,不斷提升水環境質量。三是做好統籌水資源文章。大力推進引江補水、連通保水、全域供水“三大工程”,全面提升水資源統籌調配能力。
產業是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的內在支撐。王永表示,嘉魚將充分發揮水優勢,發展水經濟。一是做深“水運經濟”。加快推進咸寧長江綜合門戶港及鐵公水聯運項目建設,謀劃實施長江—西涼湖、斧頭湖連通工程,支持中農儲、車馬動壯大發展,打造區域性貨運集散中心。二是做強“水綠經濟”。加快建設簰洲灣長江大橋,大力推進潘灣化工園轉型轉產轉向,高標準建設嘉魚·武漢經開區產業園,大力發展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等產業,打造武漢產業轉移重要承載基地。做強潯味堂、新代米等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打造武漢都市圈優質“菜籃子”基地。三是做優“水美經濟”。加快打造蜜泉湖生態旅游度假區、阿洛亞等六大康養綜合體,一體推進三湖連江環湖景觀帶、牛頭山森林公園等項目建設,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是一個全域概念。王永表示,嘉魚將深入實施強縣工程,聚力“三個融合”,推動城鄉整體提質。一是城鄉融合。大力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和鄉村建設行動,加快構建“縣城—中心鎮—中心村”城鄉建設格局,實現城鄉融合聯動發展。二是服務融合。大力實施“十個全域”工程,全面夯實基層基礎設施;深入推進基層賦能賦權賦責,推動資源平臺向基層延伸,加快實現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三是治理融合。深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哲 特約記者 黃茂盛 龍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