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啊!我找了你27年,終于找到你了!”通城縣皮蘇華老人摟著兒子,老淚縱橫。
12月13日上午,通城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童鐵軍帶領辦案民警和皮蘇華,從廣西柳州市救助站接到了皮蘇華失蹤27年的兒子皮三甫。在認親現場,老人激動得雙腿不停地發抖,緊緊抱著兒子抹眼淚。
70歲的皮蘇華是通城縣四莊鄉人,與妻子育有三個兒子。
(資料圖片)
1995年11月,年僅9歲的皮三甫從家中騎自行車出去玩后一直未歸。
皮蘇華第一時間向當地派出所報警,同時發動親朋好友到周邊附近尋找,卻一無所獲。
民警開展了大量的走訪調查也沒有發現任何相關線索。就這樣,一找就是二十多年。多年尋子未果,皮蘇華的妻子盧秋梅早已思子成疾。
自公安部、省公安廳部署開展“雷火-2022”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專項行動以來,通城縣公安局認真開展失蹤被拐婦女兒童線索核查工作,對每份涉拐婦女兒童親屬血樣都第一時間予以檢驗入庫,積極開展調查取證和基因比對工作。
今年年初,民警對皮蘇華夫婦血樣進行重新檢驗,并錄入系統,但一直沒有相匹配的信息。
12月5日,技術民警通過比對,在全國公安機關團圓會戰平臺,發現廣西柳州市公安局11月28日錄入身份不明人員柳助亮的DNA信息高度符合。
為進一步確認柳助亮是否為失蹤被拐兒童皮三甫,民警立即與柳州市公安局辦案單位取得了聯系,了解柳助亮基本情況,并請柳州市公安局協助對柳助亮血樣做復核。經DNA血樣復核認定,柳助亮與皮蘇華夫婦有親緣關系。
確認消息后,通城縣公安局民警陪同皮蘇華遠赴千里,于12月12日晚來到柳州。老人說,他激動得一夜沒合眼,第二天救助站上班時間一到,他就和民警及通城在柳州的熱心老鄉一道來到救助管理站,與兒子相認。
老人說,27年來,不知道皮三甫是怎么過的,他又是什么時候來到了柳州。如今皮三甫與人交流困難,經歷無從得知,但兒子失而復得,比什么都重要。希望失而復得的兒子,能讓患病的妻子放下心結,病情慢慢好轉。
科技越來越發達,讓很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也讓更多尋親父母看到了希望。
“打拐”需要多方合力,除了法律的嚴懲、社會的監督、警方的努力、科技的進步,還要家長提高警惕,加強對孩子的防拐安全教育。眼下正值寒假,警方提醒各位家長,寒假期間帶孩子出門,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同時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以防被騙被拐。
通訊員 楊晗 李佳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