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起,多地調整了防控政策。北京、廣州、鄭州、太原等多地允許部分人員不參加全員核酸檢測,廣州市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番禺區、從化區等多個區陸續發布通告,優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解除所有疫情防控臨時管控區,按低風險區管理,實行“個人防護、避免聚集”的防范措施”。
多地防控政策的調整,都是針對當地疫情形勢,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落實“國二十條”,抓實抓細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最大程度地方便百姓的出行、生活和工作。
但優化完善不是放松、躺平,對“個人防護”的要求更高了。個人需當好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支持配合防控工作。隨著更多區域全員核酸檢測的取消,民眾更要做到公共場合“不聚集”,并科學規范佩戴口罩,家中繼續保持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風的科學防控習慣。同時,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應家中常備防疫藥品包,及時防治新冠病毒。
個人防護意識增強,中藥抗病毒類藥品銷量增長
近日,多個媒體均報道了多地藥店防疫藥品銷量環比有所上升的新聞,退燒、感冒、止咳、抗病毒等“四類藥”是藥品零售市場的暢銷品類。其實,抗病毒類藥品一直是家中常備藥品,尤其是每年進入秋冬流感高發季,抗病毒類藥品的銷量都會增長。目前因為個人防疫需求增長,抗病毒類藥品進入更多家庭的防疫藥品包中。
30日下午,記者在廣州某藥店就遇到不少前來囤藥的市民。
“看到解除臨時管控區的新聞出來的,囤點藥做好個人防護,支持防疫政策。”這位市民的話應該代表了大部分前來購藥人的心聲。
藥店工作人員也表示,除了口罩、消毒類用品外,抗病毒類藥物是最暢銷的,為了滿足消費者的購藥需求,藥店已經把麗珠抗病毒顆粒等藥品的存貨全部擺了出來,并已跟廠家打好招呼,隨時補貨。
記者同時發現,相較于口服液,購買抗病毒顆粒的人更多一些。一位王姓市民對記者解釋道,大多數口服液為了保質時間長會添加防腐劑,抗病毒顆粒類藥品要更安全一些。看來,大家在防疫藥品購買方面,做了很多藥物知識儲備,也為個人防護、科學防疫打好基礎。
抗病毒顆粒列入疫情防控中成藥需求目錄,買藥、用藥更放心
關于為何選擇抗病毒類藥品作為防疫藥品,現場購藥的一位唐姓市民表示,過去每年家里都會備一些麗珠抗病毒顆粒,它對鼻塞、咽喉腫痛等感冒癥狀緩解比較快。現在也關注到麗珠抗病毒顆粒是衛健委推薦的防疫藥品,家中有老人、孩子,人口比較多,為了防疫就多備上一些。
據記者了解,麗珠抗病毒顆粒為國家中藥二級保護品種,的確已被廣東省衛健委列入疫情防控醫療機構參考藥品中成藥需求目錄。在今年3月發布的《中成藥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共識》中也指出,針對輕型患者(臨床表現以發熱、咽痛、乏力為主),以及普通型患者(臨床表現以發熱、周身酸痛、咳嗽、咽痛、氣短為主),推薦使用抗病毒顆粒等中成藥。
有了專家和官方機構的購藥指導,相信市民在購買防疫藥品時心中會更加有數,也將增強市民對防疫的信心。
經過這次線下采訪,記者發現,隨著國二十條逐漸落實,市民們的心態也更加穩定,在“個人防護”上相較于以往,能做到更加科學、有序地應對,這有利于“群防群治”,實現科學、精準防控,共同筑牢疫情防線。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