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鼓在很多年前經常被大家誤會,年少輕狂、躁動不安幾乎成了這件樂器的代名詞,但是我在節奏鮮明的鼓聲里,聽到了自己內心的聲音。”這是一段關于北京新東方雙語學校畢業生余同學對于架子鼓的感悟,在大聲量的表象之下,是不斷捕捉自己內心聲音與想法的泰然自若的沉靜,也是不斷思考未來、穩步成長的進階之路。
01、六年班長,沉甸甸的責任感
“小學畢業,家人想讓我接受更加適合我的國際化教育,于是在朋友的推薦之下,我走進了北京新東方雙語學校,而且一進學校就當上了班長,一當就是6年,感觸還是挺多的。”余同學在北京新東方雙語學校的起點,高的自己都有點不敢相信,面對陌生的環境,他不僅僅要率先適應,還逐步和班主任老師一起擔起了沉甸甸的班級責任。
在他剛剛開始擔任班長的時候,自己還沒完全做好準備,就幫老師帶著同學們一起破冰,一起幫同學們適應新環境,成為了老師和學生們的一座溫暖的橋梁。
“其實現在想想,當時雖然很多事情不太懂,但是老師給予了我和大家頻繁溝通的機會,無形中鍛煉了我的社交能力,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責任心的培養,從新同學融入集體,到生活上的一些幫助,再到很多行為規范的更高要求的自我約束,我覺得收獲真心挺大的。”
說到在“班長”這個職位上的收獲,余同學最大的感受就是自我成長與責任感的增加。記得在學校拍攝籃球主題宣傳片的時候,需要拍一組鏡頭——全隊幾個人依次三步上籃,投籃后火速離開鏡頭區域,保證鏡頭的完整性,但是當余同學投籃過后,他發現籃球的走勢沒有按照自己預設的路線飛向場邊,而是留在了場內,擔心為后面同學帶來危險,他不顧后面上來的隊員,一個箭步沖過去,把籃球打到了場外,事情發生在短短幾秒鐘,很多人還沒真正看清發生了什么。
當大家通過攝像機還原了當時的情景時,余同學也只是淡淡地說道:“我覺得拍攝可以再來,但是因為一個鏡頭傷到了后面的同學,我會非常愧疚,沒有盡到個人的責任。”簡短的話語中,透露出來的都是余同學對同學無微不至的關懷,六年來細心與溫暖的他,早就成為了同學們信賴的對象。
02、從零到一,創新總是充滿曲折
在班級中的成長,已經不能滿足余同學對自己的要求,他總是在尋找新的環境與機會挑戰自己,為自己的成長賦能。
他和同學共同將學校商業社團從寂寂無名打造得風生水起,從零到一的超越總是伴隨著不平凡的成長故事。“一開始這個社團就我和王梓行兩個人,很多同學最初對這個社團并不看好,總覺得是換了個地方學經濟學課程,于是我們就想辦法先擴大隊伍,再想辦法參加比賽。”余同學越說越起勁兒,“在第一年高中社團招新的時候,我們生怕沒人報名,于是先去同年級同學群體里動員一下,講一講商業社團未來的設想,然后反復地單獨溝通,加強他們對商業協會的信心,我們的第一批社團成員就從此而來。”
在余同學的努力下,商業社團的人數從2個人,變成了10個人,于是他們決定向全校進行招募,他們將商業協會招新的PPT做的趣味十足,融入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幽默橋段,不斷拉進著大家的距離,而這種風趣幽默的講述方式,也幫助對商業社團不是很了解的同學,一下子清晰明朗起來,開始逐步產生興趣,報名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
為了保證后續跟同學們許下“勇奪國際大獎”的諾言能夠順利實現,他們還為報名社團的同學設置了面試環節,默默地將有潛力的同學記在心里,在進行社團活動時,有目的地設置不同層級的模擬比賽,讓大家商業實戰能力穩步提升。
很快,他們的“初戰隊”迎來了第一次全國大賽,由于第一次參賽熱情大于經驗,在前期模擬運行時他們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投資項目的資金鏈斷裂、錯誤判斷股票走勢等,但是關鍵時刻,他們不斷和同伴們回憶起了商業社團中的點滴,也激發出了同學們埋在身體里的潛能,在最后時刻一掃頹勢,一舉逆轉了比賽的局勢,取得了當年模擬商業聯賽的多項大獎,也讓商業社團成為了學校真正的明星社團。
03、藝術體育,融入新環境的潤滑劑
勇于承擔責任、勇于創新的余同學,在北京新東方這片沃土上,也將藝術和體育的特長發揮得淋漓盡致。
余同學說:“我覺得音樂和體育豐滿了我的性格,音樂讓我能坐下、能穩住,而體育能夠讓我動起來、融進去。兩個內容對我影響都非常大,我在北京新東方雙語學校的體驗都讓我非常受益。”
從小學習架子鼓的余同學,喜歡具有節奏感的音樂,就像他用鼓點表達的內容,鼓聲的密集還是稀疏、情緒的急切還是舒緩,都是音樂賦予人類的表達。
他最喜歡的表演是他們這只學生樂隊剛剛創立時,演奏的一首《不能說的秘密》,不同于以往他將鼓面敲打的隆隆作響,在這首緩緩抒情的歌曲前,架子鼓的聲音和吉他、貝斯以及主唱的聲線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他們每個人都將音樂的情緒裹挾在這種音樂體驗里,他覺得在那一刻,對于音樂的喜愛是藏不住也是等不了的,于是他開始自學鍵盤樂器和編曲,回家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跟著視頻學習專業音樂知識,這讓他在繁忙的十二年級學業中仿佛尋得了一片靈魂的凈土。
他孜孜不倦地朝著全方位音樂人的目標邁進,雖然大學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美國的商業專業,但是他想將音樂作為第二專業,期待在畢業之際,成為懂得音樂產業運作的新青年。
除了音樂,他在體育上的熱情也肆意揮灑,他是學校籃球隊的主力隊員,身高并不占優勢的余同學卻總是在半場就快速發起進攻,穿針引線地傳球和干擾,為本方隊員屢屢創造精妙的機會,尤其是在棋逢對手時,兵行險招的底線突破,總是能繞過對方多名防守隊員,成功將球直搗禁區,頗有艾佛森當年經典戰役的風采。
余同學總說:“都說留學是一個漫長且充滿考驗的事情,但是總有特別的語言能夠跨越文化與地域,成為我們快速融入集體的粘合劑,這就是運動,尤其是集體運動。”正如余同學所說,伊頓公學赫然流傳著“運動第一,學習第二”的箴言,北京新東方雙語學校也一直堅信,體育運動可以塑造學生堅毅的品格、卓越的逆商、良好的團隊協同能力,于是鼓勵孩子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多種體育社團,也為他們引入高水平教練員,與他們共同打造差異化競爭力,希望他們在世界舞臺上依然熠熠生輝。
在北京新東方雙語學校“夏一篇樂章”青春音樂節的現場,他為自己的樂隊奏響了輕快的鼓點,他為自己的好兄弟輕輕拍打著鼓面,也為師生聯合的演出奉獻了精彩的技藝,這一天他格外高興,他仿佛用架子鼓講述了好多個關于同學與師生情誼的故事。
這些故事雖然隨著音樂的暫停而消散在風中,但是關于青春、關于情誼、關于愛好、關于夢想的故事,依然永不止步,在2022年的春天,他收到了多封心中夢想學校的錄取信,不久之后,他將帶著心中的夢想,在大洋彼岸用繼續用鼓聲為自己奏響更加嘹亮的樂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