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工業設計助力制造強國(設計之美·新時代 新生活)》,估計坐在格子間里的工業設計師們,從沒想過自己的工作會得到黨和政府的如此贊美,在肩負著老板、甲方的同時,又多了一重”國家重負”的大山。仿佛豬肉佬聽到了達聞西的召喚。
文章列舉了國產大型客機C919、“藍鯨1號”超深水雙鉆塔半潛式鉆井平臺、AV500無人直升機、“神舟”號載人航天飛船、“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復興號”時速350公里雙層高鐵客車等等鎮國神器,都在吸納、利用高新科學技術基礎上,于內外部設計上有了美學提升,使中國制造展現出高效、安全、人性化的一面,體現出我國工業設計在保障和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還說到,20世紀,世界工業設計的主動權與主導權基本控制在歐美少數幾個工業強國的工業設計實力集團手中。這句話雖然有點拉仇恨的嫌疑,但想想好像也是這么回事,話語權掌握在誰手上,審美、價值的標準就由誰來制度。國風太土、簡歐才香,甚至于會產生”中國人切菜的方法是錯的,米其林大廚的刀法才對“這種嚴重迷失自我、極度自卑的認知。
這里不爭議中西方價值觀的對錯與否,只是從《人民日報》發文肯定工業設計是驅動制造業強國的巨大作用有感而發,其蘊含的社會價值值得每一個設計師思考與自豪。
深圳是中國工業設計市場化的一個縮影,從工廠脫離出來,成為為之提供服務的附屬品,到獨立成為一個行業,再到當前,借助中國工業制造的強大工程性力量,先進設計與先進制造深度融合、強勢賦能產業。
可以肯定地說,現在是設計行業的一個新時代,經過二十多年的野蠻生成之后,開始沉淀與分層。極端一點來說,設計師或者設計公司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為甲方所虐,甲方說什么是什么,設計師的電腦屏幕上印滿了指指點點的指紋;另一類是為項目所虐,跳脫了甲方的思維,融入到項目方案當中,然而以極度客觀和權威的方案,獲得乙方的青睞,令其傾倒。
前者針對低端市場,雙方茍且而過。而后者對于高端制造業來說,設計能提供的服務,必須是具有前瞻性、引領性和全產業鏈的,甲方樂于做甩手掌柜,降低采購成本,乙方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延長業務范圍和提升服務質量,獲得更高的回報。一拍即合,相互螺旋式地提升。
當下的工業設計領域,已經隨著后工業時代的到來,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信息時代之下,商業環境、信息資源與設計思維都會影響設計未來的方向。作為設計者,面對未來需要提升的不是設計技巧,而是設計思維,讓設計承擔它應有的社會責任。
所以,原研齋說:設計不是一種技能,而是一種展現社會價值的思想。社會如同甲方一樣,永遠都會有新的問題和要求,而設計師應該更加高瞻遠矚,預測風險和預判未來。在價值導向觀念的推動下,設計不僅僅是服務行業,更是價值創新重要驅動力與引領者。
匠意設計就是這么認為,也是這么執行的。設計不僅僅只是帶來美感,好的設計能夠為產品,為企業甚至整個社會創造巨大的價值。10多年來,匠意設計的空氣凈化器、凈水器,走進了數千萬個家庭,從適用于鄉村環境的凈水器系統,到擺放在辦公室桌面的空氣凈化器,從為個人而設計的更為舒服與安全的新風系統,到讓生活品質更高的個護產品、智能家居,匠意設計的作品持續維系與改善著人民的健康,并影響著下一代人的生活習慣。在為各大品牌創造了巨額銷量的同時,也是自身的不斷進化,設計理念與企業經營理念的更新迭代。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也許每個設計師或者設計公司都沒有意識到自身的能力和價值,但即使是小鎮做題家,也都是如《人民日報》文章所述的強國戰略的一部分。當我們有了更強的能力,更寬泛的視野,就會有更新的認識:為社會帶來價值,而不是唯技術論。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