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成熟市場,養老體系第三支柱的發展已經走過半個多世紀,不僅充分發揮了養老的功能,更在資本市場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而國內作為補充養老金“第三支柱”代表產品的公募基金養老目標FOF產品正迎著朝陽,剛剛啟航。
在大成基金副總經理譚曉岡眼中,當前正是發展公募養老目標基金的美好起點。現實生活中老百姓有實際需求,政策上國家層面給予支持,基金公司及銷售渠道也都高度重視。現在要做的就是釀好養老投資產品這壇好酒,讓投資者慢慢感受到其中的韻味,逐漸認同及接受養老投資和長期投資的理念。
譚曉岡簡介
譚曉岡,大成基金副總經理,首席國際運營官。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行政管理碩士,梅森學者。曾為國家財政部、世界銀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等機構服務多年。2016年7月加入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養老投資是春風化雨,需要默默耕耘和點滴積累。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們有信心做好這件事。”譚曉岡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大成基金的匠心釀造之作——大成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FOF(下稱“大成養老2040”)正在發行中。
利國利民
養老投資踐行普惠精神
在加入大成基金之前,曾在國家財政部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工作過多年,譚曉岡對于戰略層面的長期投資,有著獨特的視角與高度。在他看來,“養老投資是國家戰略,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
一方面,這是由實際情況決定的。譚曉岡坦言:“雖然身在資本市場,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自然人,也會面臨自己養老的問題。”
而各項數據也有所驗證,中國養老形勢較為嚴峻。根據2019年4月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預測,中國養老保險制度在中長期內面臨著財務不可持續的挑戰。同時在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的當下,不少人都承受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兩面夾擊,卻忽略了個人養老積累。
據估計,按中國目前42%的養老金替代率,月入1萬元的人,退休時只能拿到4000元的養老金。也就是說,退休后,只靠國家養老金的話,只能保持原來生活品質的四成。養老壓力在持續增加,基本養老保險可能只滿足老人們的“基本生活所需”,要想獲得比較舒適悠閑的老年退休生活,提前規劃養老投資非常必要。
而在國家層面,政策的呵護備至也體現了管理層的遠見卓識,以及其對于養老投資的高度重視。早在2015年,國務院頒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明確了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市場化改革的方向。2018年4月12日,財政部、稅務總局、人社部、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規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實施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
政策的不斷優化和完善也給予了大成基金充足的動力。譚曉岡稱:“實際上,大成基金早已在積極籌劃,時刻準備。在主要營銷渠道的支持下,大成基金拿到監管部門批文之后第一時間就為投資者獻上了首只養老目標產品,這就是正在發行的大成養老2040三年FOF。”
“發展養老投資,一方面可以幫助普通投資者應對年老后賺錢能力下降帶來的風險,一方面也增加了養老保險制度的彈性,我們堅決擁護。”譚曉岡表示,“特別是這關系到以后的長遠發展,因為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為以后的20年、3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做準備。”
而目前在養老投資領域,個人稅收遞延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從海外經驗看來,美國通過相關政策扶持,大力發展企業和個人養老方式,彌補社保養老資金缺口,取得了較好效果。國內也普遍認為,中國個稅遞延試點推進,鼓勵個人養老政策的落實,也將為養老目標基金創造更好的發展機遇,對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發揮非常積極的作用。
譚曉岡的從業經歷給予他的體會是:第一,像第三支柱養老型的產品,稅收遞延政策的施行只是時間早晚問題。政策的出發點一定是希望政策的施行可以長治久安,更加穩健完善。而作為投資機構,其實無需過多關心政策具體實施的時間、額度等,因為長期來看,這一定是一件水到渠成的正確的事。
第二,在個稅起征點提升之后,受到稅延優惠政策的人群數量實際上相對有所減少。譚曉岡比較認同此前業界討論較多的方式,即適時推出一些定向的補貼,給沒有被稅延政策覆蓋的人一定的優惠,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政策紅利。
資源整合
打造明星養老旗艦
實際上,業內對于養老投資的熱情已經被點燃,公募行業在政策引導下一呼百應,養老目標FOF產品一時間也“百舸爭流,千帆競發”。
那么,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發揮出大成基金的優勢呢?
“今年,大成基金剛剛過完20周歲的生日。”譚曉岡首先指出,作為“老十家”公募基金公司,大成基金蘊含多年的沉淀與積累,有著全面完善的投研體系,包括六大投資團隊在內的完整投研梯隊,以及經驗豐富的優秀人才配置。
其次,與行業、與市場一路攜手走來,歷經風雨彩虹,也錘煉了大成基金的穩健投資風格以及嚴格的風控意識,更培養了公司內部濃厚的腳踏實地、務實樸實的做事風格。
在固定收益領域,大成基金完善的信用評價體系以及豐富的經驗積累,是養老投資非常看重的一環。
實際上,無論對于新老公募基金而言,養老FOF投資在國內都是一項新生事物,都在摸索的過程中。而在大成基金內部,已經將養老投資提升到了很高的戰略位置。
據譚曉岡介紹,在大成養老2040產品設計與人員配置上,大成基金對于養老旗艦產品投研團隊的打造可謂匠心獨運。
首先,公司分管大類資產配置、社保、養老與國際業務的副總經理譚曉岡親自掛帥,把控戰略方向;其次,由社保和養老資深投資經理石國武出任大類資產配置部總監,擬任基金經理尚瓊擁有豐富的投資經驗,高級基金研究員陸驥也曾服務過國家大型的資產管理機構,有豐富的資產配置經驗。另外,大成基金首席FOF研究員王群航,也是業內相當知名的基金評價與研究專家,為大成基金首只養老目標投資產品的投研提供持續助力。
在譚曉岡看來,這一切源于大成基金自上而下對于養老投資的高度重視,更要感謝公司董事會與管理層的信任,使得大類資產配置部門能夠進行有效指揮,調兵遣將,集結“精銳部隊”,力爭將養老投資產品做到盡善盡美。
“作為老牌公募,大成基金將累積了20年的運營能力與投資能力進行了完全的資源整合,緊密配合,時刻在線,最終輸出到養老產品投資團隊與一系列戰略部署中的養老投資產品上面。”譚曉岡表示,“我相信,這已經是最好的狀態。”
譚曉岡還透露,目前除了正在火熱發行中的大成養老2040之外,大成基金還在持續申報和布局新的養老產品。相比于明星基金經理,譚曉岡更希望打造出一只明星養老投資產品管理團隊。在這個團隊中,每個人發揮優勢,協同作戰,從而體現出持續的戰斗力。
眾所周知的是,社保管理人與基本養老金管理人資格是公募基金公司的金字招牌,這不僅僅需要過硬的投研實力,更需要一份能夠肩負起億萬民眾期盼囑托的責任心。在譚曉岡看來,大成基金能擁有這兩項資格,是作為公募基金公司無上的榮譽。而一直以來,在社保基金管理過程中,大成基金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長期沉淀下來的穩健投資風格、以結果為導向的公正機制以及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的理念,也深深影響了整個團隊的投資價值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譚曉岡透露,包括他本人在內的不少大成基金高管和團隊成員都已經跟投了大成養老2040。這是對于公司投研實力的信任,更是對養老投資健行致遠理念的切實認同。
春風化雨
做長期正確的事
政策呵護備至,基金公司也勠力籌備,那么養老投資還有哪些挑戰呢?
譚曉岡強調,長期來看,養老投資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短期而言,談不上挑戰,但是國內老百姓對于養老投資這類新生事物需要一個逐步接受的過程,而“我的養老我做主”的意識更需要慢慢培養。
曾經在哈佛大學求學,在美國工作過多年的譚曉岡,回顧國外的學習工作經歷時表示:“在美國,第三支柱對于IRA(個人退休賬戶)的使用已經是一件極為平常的事情,你會發現身邊每個人都在參與。”
譚曉岡也認同,這樣“理所當然”的認知并非一日之功,也是美國自1974年推出IRA以來,經歷了不斷完善不斷優化,幾代人跨越半個多世紀推廣踐行的結果。
“所以,這件事只能慢慢來,慢工出細活。”譚曉岡坦言。
值得一提的是,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首發的第一批公募養老FOF,至今成立運行大約半年左右,每一只產品的規模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并且是成立時間越早,產品規模增加幅度越大,這說明全行業在持續營銷方面也在努力,在不斷地推動養老目標基金的發展。同時,社會大眾對于養老投資產品的認同感也在慢慢增加。
對此,譚曉岡感到十分欣喜。在他看來,養老投資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積累,讓投資者慢慢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因此,對于未來養老投資的規模體量與發展前景,譚曉岡絲毫不擔心。
“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們有信心,長期堅持做正確的事情,一定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同。”譚曉岡表示。
譚曉岡也強調,投資并不是沒有風險。面對國內市場的機會,如果是偏好穩健風格,認同養老投資,長期投資的理念,就可以選擇大成養老2040這樣的產品。
“在養老投資這個領域不會出現爆款基金,只有春風化雨,只有默默耕耘,就像一位可依靠的知心好友靜靜地陪著你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譚曉岡如是比喻。
而談到長期資金入市對于A股的影響,譚曉岡表示這也是他一直深入研究的課題。在美國,養老基金、401K等長線資金和機構投資者的參與為美股的長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這早已是業界的共識。而在A股市場,盡管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等已經為市場的成熟理性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但譚曉岡認為未來空間仍然很大,公募養老FOF等資金仍然大有可為。市場需要更多的長線資金做“壓艙石”,需要更多秉持踐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的機構投資者進入市場,這樣對于減少A股的波動性,最終進入真正長期的慢牛,將會有很大的意義與推動作用。譚曉岡相信,隨著配套政策的不斷出臺,相關投資體系不斷成熟,國內養老投資一定會有長足發展。
“對于中國老百姓而言,現在一切都只是一個美好的起點。養老投資大有可為,對此我們充滿了期待。”譚曉岡說。來源:中國證券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