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點左右起床,幫9個月大的寶寶換衣服,尿不濕,洗臉,喂奶,然后準備早餐。10點的樣子用嬰兒車推寶寶在小區溜達,看花草樹葉,看藍天白云,然后回家準備寶寶輔食……38歲的育兒嫂謝克艷在下午、晚上等到寶寶睡覺后,她打開手提電腦開始寫作。
謝克艷在觀山湖區某小區當育兒嫂。 陸青劍 攝
文學名刊《山花》第8期刊登了青夏加爾的短篇小說《月光·鏡子和不速之客》,青夏加爾是謝克艷的筆名。“次日清晨,窗外響起布谷鳥的鳴叫聲,我有十足的把握,它是夜鴰子偽裝的,這樣想的時候,我香甜地睡了一個回籠覺,順便做了個夢。”這是《月光·鏡子和不速之客》的一個片段。此前,謝克艷在《滇池文學》和《廈門文學》分別發表的短篇小說《云之上》和《我欲往南山》,也都有夢的痕跡。“我想把夢境與現實嫁接起來,這樣的結構也許更符合我的表達。”謝克艷說。
(資料圖)
六盤水一中藝考生謝克艷高考落榜,當年懷揣母親給的400元錢直奔廣東尋夢。在廣州增城的紐扣廠打工兩個月,謝克艷跳槽到深圳的服裝廠,然后是惠州、嘉興、義烏、蘇州。一路輾轉,喜歡閱讀的她書籍越來越多。書太多,她就把書寄回家,有一次的寄書費差不多花了1000元。打工之余,她看書,并在書中標注心得體會和看法。
謝克艷喜歡在自己的書上標注閱讀心得。
結婚有了孩子,謝克艷又繼續她的打工生涯。她和丈夫在蘇州前前后后打工七八年,近年來小兩口到上海、寧波做建筑外架,“由于工地的活路不穩定,賺不到錢,只好打道回府,在貴陽一家家政公司做育嬰師。”盡管奔波不斷,但謝克艷仍堅持閱讀和寫作,已發表的幾篇小說,就是在難得的業余時間里完成的。
“我要當作家!”有一天謝克艷心血來潮跟丈夫說,丈夫聽后當即笑得直打滾。盡管有些懷疑自己的夢想,但謝克艷沒有放棄寫作。下一步她將結合自己這些年的打工經歷,直擊打工者的夢想、奮斗和無奈。
謝克艷的育兒嫂生活日常。
從去年起,謝克艷在貴陽市觀山湖區某小區的一個家庭里當育兒嫂。女雇主是一所高中的英語老師,平時會教她英語,鼓勵她學好英語口語和雙語早教,爭取做到雙語育兒,并肯定謝克艷的讀書和寫作熱情。得知《月光·鏡子和不速之客》發表在名刊《山花》上,雇主當即給謝克艷加工資,在原來的基礎上每月加500元,并且還給她雙休日,方便她寫小說。謝克艷感動不已。
兩個女兒在老家,9月份即將開學,謝克艷說她把兩個孩子安排在水城城區讀書,母親照看,她在貴陽可以周末回去陪伴孩子。“為了生活,我們得繼續打工下去,當然我也得繼續寫作下去。”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文/陸青劍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吳蔚
二審/姚曼
三審/黃蔚 陳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