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秋風漸涼,沃野碧綠。在方城縣博望鎮小羅莊村的蔬菜大棚里,雖說前茬番茄已收獲完畢,但是,一排排溫室大棚里的晚秋黃瓜、白菜等綠色瓜菜掛滿露珠,長勢喜人。“巾幗”種菜能手楊保雯一邊跟記者打招呼,一邊采收黃瓜,翠綠而又帶著小花的黃瓜令人垂延欲滴。此刻,菜農們忙采摘、忙裝車、忙銷售,一派生機勃勃的豐收景象。
近年來,小羅莊村以發展現代農業為突破口,抓住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的良好機遇,大力發展大棚蔬菜和瓜果產業,先后建成102座鋼骨架溫室大棚,以技術型黨員和職業型農民為引領,由黨支部牽頭,采取“公司+農戶+市場”的經營模式,創成全縣聞名的“一村一品示范村”。
目前,該村年均生產番茄、黃瓜、香瓜、葡萄等新鮮果蔬400余噸。在2023年設施農業收入達到500余萬元,戶均年增收3萬元的基礎上,今年從業農戶收入還將超過去年。與此同時,未從事設施農業種植的本村及鄰村農戶也能到溫室大棚園區打工掙錢,每年安排剩余勞力100余人,其中,有7戶脫貧戶通過發展產業、轉移就業成了富裕戶。
眼下,雖已進入深秋季節,小羅莊村的溫棚蔬菜園區仍然一派生機昂然,棚內的黃瓜開滿橘黃色的花朵,勤勞的蜜蜂在花叢中穿梭飛舞,繼續釋放出美麗經濟帶給農民的無限希望。村黨支部委員姬保記說:“這一茬黃瓜賣上了好價錢,為全年豐產增收增添了后勁,在大棚果蔬發展成熟的基礎上,我們要考慮做優、做強、做大全產業鏈,參照皮莊、東風等村的經驗,引進資金技術建設冷鏈貯鮮庫,并逐步向蔬菜深加工邁進,讓農民種菜有更高的收益。”
產業興則鄉村興。設施農業只是博望鎮農業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鎮皮莊、東風、王張橋、小羅莊等村狠抓特色產業布局,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擴大種植特色瓜果等,一個個收入穩定的產業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如今,博望鎮有30多個村像小羅莊一樣村美民富產業興,在發展“美麗經濟”鼓起腰包的同時,還通過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鄉村面貌更加亮麗,民生福祉更加豐厚,廣大村民取得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豐收,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該鎮有關負責人說道。(供稿:李善喜 李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