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華聲在線8月25日訊(文/視頻 全媒體記者 李致遠)8月24日下午,日本正式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核污水經由1公里的海底隧道流向太平洋。
8月25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長沙市場發現,日本政府此舉對日料店的影響還在不斷擴大。在長沙,部分日料店主動聲明,與“日本產原料”劃清界限。
“我們昨天一直在關注這件事情。”鮨遠山工作人員如是說。記者注意到,該門店發布了《食材產地調整公告》。文中提到,為積極響應、嚴格遵守中國海關規定,門店已取消一切日本水產品的進口,并將調整食材獲取渠道,甄選來自國內和其他國家的優質食材,保證食材均符合國家規定,同時所有食材將保留溯源信息。
同樣,位于長沙芙蓉廣場的鮨一日本料理也發布“緊急聲明”稱,“門店將嚴選全球優質食材,確保食材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并且所有海鮮都可以追溯,以確保其新鮮度和質量。”
三湘都市報記者致電多家人均消費超1200元日料店,結果發現,其實早在7月初,多數門店就已經著手準備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新鮮食材。長沙市開福區同等價位另一家日料店工作人員稱,“前供應商手里的貨在7月就基本用完了,8月開始就替換了絕大部分食材。”
記者了解到,目前城區大部分人均消費超千元的日料店均選擇進口西班牙、冰島等歐洲國家貨源。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執意將核污染水排海后,8月24日,我國海關總署公告,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接下來,對日料店以及等其他相關產業的影響,可能還將持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