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大公報報導,為配合香港未來發展,多個新鐵路項目將陸續“上馬”。繼東涌線延線上月動工后,屯門南延線、小蠔灣站、東鐵線古洞站等項目亦預期今年內展開建造工程。新鐵路項目將本港鐵路網絡延伸至東涌新市鎮、屯門南、北部都會區等多個社區,預期可服務接近300萬人口,不但有助完善社區交通配套,更可望釋放沿線土地發展潛力,為香港創造容量,并促進香港與大灣區的連系,令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港鐵展開新一階段鐵路發展,當中包括多個新鐵路項目:東涌線延線、屯門南延線、小蠔灣站、東鐵線古洞站、洪水橋站、北環線主線,以及機場鐵路掉頭隧道延展段將陸續動工。其中東涌線延線上月率先展開工程,在現時的東涌線新增東涌東、東涌西兩個車站,預計2029年竣工,服務屆時區內近30萬人口。
三項目今年內動工
除東涌線延線外,多個新鐵路項目亦陸續完成前期工作,其中三個項目將于今年內動工,包括屯門南延線、小蠔灣站,以及東鐵線古洞站。至于北環線主線工程、洪水橋站,以及機場鐵路掉頭隧道延展段預期未來一至兩年內動工。落成后,鐵路網絡將進一步完善新界與各區的連系,成為貫通香港東西南北的重要運輸系統。
港鐵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表示,新鐵路愿景為香港“建設無限未來”,除了為市民帶來便利,亦有助釋放沿線土地的發展潛力,建造宜居宜業的社區,創造容量,加快產業及商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新增70萬個職位
新鐵路項目服務多個新發展區,有接近300萬居住人口,以及70萬個新增職位,更便捷的交通可為巿民節省出行時間,當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接近200億元。以洪水橋站為例,日后使用鐵路前往金鍾只需約43分鍾,帶動地區就業及經濟發展,為香港未來注入活力和動力。
打造境內外鐵路生活圈
按政府《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銳意將新界北部經濟帶擴展及整全為包括元朗、天水圍、粉嶺/上水,新發展區及相鄰鄉郊地區,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游,以及以創科為經濟引擎的都會區。加上多個跨境陸路口岸的連接,北部都會區將會成為聯系大灣區的策略性重地,完備的鐵路網絡是整個都會區升級的必要系統。北環線完成后將會與現有的東鐵線及屯馬線形成一個貫通新界和九龍市區的環狀鐵路,不但改善新界東與新界西的鐵路連接,服務古洞北新發展區及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更可釋放凹頭、牛潭尾及新田一帶土地的潛力。加上計劃興建連接洪水橋與深圳前海的鐵路,有助香港善用大灣區的優勢,發揮地域性金融中心角色,讓兩地產生協同發展的新格局,打造港深一小時生活圈。
此外,東涌線延線貫穿東涌東西兩個新發展區,以及小蠔灣車廠上蓋物業發展,將釋出更多發展空間,連同附近的大型基建及商用設施,包括機場三跑道系統、港珠澳大橋、Skycity航天城項目、亞洲博覽館多用途展覽及活動場地,屆時大嶼山“機場城市”將會以鐵路為主干連接香港,輔以航運連接至深圳大灣區,甚至世界不同地方,發展更趨成熟及國際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