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又名清涼山,位于山西五臺縣東北部,相傳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應化道場,由五峰環抱而成,峰頂平坦寬闊如臺,故稱五臺山。
“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
(資料圖片)
五臺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勝地
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因其建寺歷史之悠久和規模之宏大
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故有“金五臺”之稱
五臺山現存寺廟分為兩類
一類是漢傳佛教寺院,俗稱“青廟”
一類是藏傳佛教寺廟,俗稱“黃廟”
顯、密二宗在五臺山平分秋色,共存共榮
五臺山.喇嘛的背影▲
清康熙皇帝敕令部分青廟改為黃廟,青衣僧隨之改為黃衣僧,五臺山自此成為了漢族與蒙、藏、滿等民族共同的圣地,景觀面貌也隨之呈現出很大的變化。五臺山現存青廟的首寺是顯通寺,黃廟的首寺則是菩薩頂。
莫高窟61窟.五臺山圖▲
五臺山臺內寺院多在明清敕建擴張的過程中重建,所以保存下來的基本上是明清時期的建筑,而臺外寺廟則多保存了早期建筑,如佛光寺、南禪寺等。臺內寺院雖不及臺外古建筑年代久遠,但顯密寺院共存的景觀與文化現象卻也極有價值,非常值得一看。
五臺山.塔院寺
本次為五臺山專題行程,臺內+臺外深度看五臺,并安排了多處五臺山臺外不常安排的早期國保古建筑~作為佛教圣地,五臺山保存了大量寺廟。當你行走在五臺山各個寺廟間,靜靜地觀賞這些歷經風雨歲月的文物,就能看見古代工藝之美,感受到宗教信仰的魅力所在......
行程安排 | ||
7月21日 (周五) | 太原集合,不限到達時間 方天入住集合酒店即可 | 太原 |
7月22日 (周六) | 廣濟寺 尊勝寺,清涼寺 | 五臺山 |
7月23日 (周天) | 塔院寺、顯通寺 菩薩頂、殊像寺 | 五臺山 |
7月24日 (周一) | 南山寺、龍泉寺 鎮海寺、金閣寺 | 定襄 |
7月25日 (周二) | 洪福寺、延慶寺 惠濟寺 | 忻州 |
7月26日 (周三) | 金洞寺 忻州博物館 | 散團 |
*26號下午18:00前送至太原南站和太原武宿機場結束行程 建議購買18:00以后返程車次(或19:30以后返程航班) ★ 行程概況★ |
7月21日
太原集合,不限到達時間
當日入住酒店即可
(提前到達的小伙伴,推薦參觀的景點有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太原文廟、雙塔寺、晉祠、純陽宮、唱經樓、太原天主教堂、崇善寺、太原大關帝廟等)
Day1
7月22日
廣濟寺
圖源水印
廣濟寺俗稱西寺。始建于元至正(1341一1368年)年間,明清兩代局部予以修葺。現存建筑大雄寶殿及殿內塑像為元代原作,殿內梁架、斗栱、駝峰與柱網配置依然保存著典型的元代手法。殿內塑像與大殿同期,正中佛壇為一佛二菩薩,扇面墻背塑三大士坐騎獸一字形布列;兩山砌長形磚臺,分塑十八羅漢,為元代遺物。殿前有唐代八角形石經幢一座,高約4米,幢身刻有“尊勝陀羅尼經”。
尊勝寺
圖源團友:王大關
尊勝寺位于歷來到五臺山朝山拜佛最主要的通道之一。寺內現存玉佛5尊,脫紗像25尊,黃楊木雕像1尊,石粉像3尊,泥彩塑像293尊,北宋天圣四年(1026)石雕八角三級尊勝陀羅尼經幢1座,中華民國22年(1934)仿宋幢形制雕刻石經幢1座,明清維修碑3通。
清涼寺
清涼寺因清涼石得名,傳說文殊菩薩曾于清涼石上講經說法,因此也稱“曼殊床”。據《清涼山志》記載,此寺肇于北魏孝文帝延興二年至太和十七年,至今 唯清涼石尚存。
Day2
7月23日
塔院寺
塔院寺是五臺山著名的五大禪處之一。這里原來是顯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后獨成一寺,因院內有大白塔,故名塔院寺。聳入云天的大白塔,是塔院寺也是五臺山的標志。(國六:五臺山古建筑群)
顯通寺
顯通寺是五臺山第一大寺,始建于漢明帝永平年間,初名大孚靈鷲寺,清康熙二十六年,改名為大顯通寺,它是中國最早的佛寺之一。寺院現存建筑多是明、清兩代所建。其中無量殿為磚砌建筑;銅殿鑄于明萬歷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共用銅10萬斤,是中國國內保存最好的銅殿之一。1982年,顯通寺被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菩薩頂
菩薩頂是滿族語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薩居住處,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為五臺山五大禪處之一。明朝永樂年間蒙藏喇嘛教徒進駐五臺山,將菩薩頂改為喇嘛廟,菩薩頂也就成為了五臺山黃廟之首。(國六:五臺山古建筑群)
殊像寺
圖源團友:王大關
殊像寺與顯通寺、菩薩頂、塔院寺、羅睺寺并稱五臺山之“五大禪處”,和顯通寺、塔院寺、碧山寺、南山寺、金閣寺、廣宗寺、圓照寺、永安寺、靈境寺共為五臺山之“十大青廟”。殊像寺內文殊殿為明弘治二年(1489)修建。殿內正中佛臺上供奉的文殊塑像總高9.87米,是五臺山寺廟中最高的一尊文殊像,殿內的三面殿壁還懸塑有明代五百羅漢彩塑。
Day3
7月24日
南山寺
南山寺共有七層,分為三大部分,下三層名為極樂寺,中間一層名為善德堂,上三層稱作佑國寺。現存建筑為明至民國建筑,寺內的石雕和泥塑最有特點,內容包括佛教傳說、道教典故以及林木花草等圖案,刀工細致,構圖精妙,堪稱五臺山一絕。2019年被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泉寺
龍泉寺以石雕精美著稱,被譽為華北石雕第一寺。寺廟各處的石雕構件非常精美,最有代表性的是建于民國時期的石牌樓,是五臺山最精致的牌樓。三間四柱三樓,仿木結構,斗拱、椽子飛子、瓦當、滴水等均被細膩地雕刻出來 。據統計,這座牌樓上有蟠龍八十九條,柱礎石墩上有獅子二十只。牌樓上的各種圖案不但精美,而且刻工細致。花蕊、草葉,細如發絲,薄如輕紗;走獸、飛鳥,生動活潑。
鎮海寺
鎮海寺被譽為“五臺山第一風景”,因鎮海塔而得名,清代至民國時期是章嘉活佛的住地,現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寺內有三世章嘉活佛墓塔,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金閣寺
金閣寺是五臺山除臺頂之外,地勢最高的寺廟,寺內塑像共千余尊,是五臺山塑像最多的寺院。其中大悲殿觀音像是五臺山最高的觀世音菩薩立像。
Day4
7月25日
洪福寺
洪福寺是五臺山臺外的寺廟,建於七米高的土臺上,四周置高堡,格局全國罕見。洪福寺大殿內宋金時期的彩塑是該寺的亮點之一,也是五臺山地區寺廟彩塑的瑰寶。正殿佛壇上現存九尊宋金時期彩塑,動態十足,極富現實感,為國內佳品。
延慶寺
延慶寺建于金代,創建年代不詳。據寺內碑記,宋景佑二年(1035年)重修,后各代均有修繕。現存山門,正殿和后院及新建的東西配房。寺前經幢一座,高7米,四層,造型別致,結構緊密,上刻“尊勝陀羅尼經”,經末刊有“景祐二年歲次乙亥拾月辛亥朔拾五日□□□□時建”字樣。
惠濟寺
原平惠濟寺是五臺山臺外幸存下來的早期寺院,保存了極為珍貴的宋代彩塑,造型生動傳神,是宋塑的經典代表之作。同時,還保存有157件北宋木雕,全國罕見,雕工精細,刀法有力,具有很高的價值。
Day5
7月26日
金洞寺
金洞寺內保存有宋、明、清時期古建筑。其中最早建筑為建于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的轉角殿。保存完好的轉角殿內還有精美的小木作神龕,神龕上牌匾書有“先師佑民之閣”。神龕十分精美,就像一座工藝精致的樓閣模型。
忻州市博物館
忻州市博物館新館共有四個基本陳列展覽和兩個臨時展覽區。四個基本陳列展覽的主題是晉北鎖鑰、鐵血英魂、壁上幻影、欣然意匠。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