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wauq"></bdo>
  • <tfoot id="0wauq"></tfoot>
    • <s id="0wauq"></s>
    • <sup id="0wauq"></sup>
    • <sup id="0wauq"></sup>
      深圳熱線

      品鑒|白鹿洞書院憶書聲

      2023-06-20 14:22:37 來源:文旅中國

      日前,從風靡一時的大學生“特種兵式旅游”,到學生組隊吟誦《滕王閣序》等詩詞,再到江西省推出的“全球學子嘉游贛·大美江西發現之旅”全省旅游宣傳推廣活動,五湖四海的青年會聚江西、激揚青春。而在千百年前的江西廬山,也聚集著這樣一群群風華正茂的學子。

      素有“詩山”之稱的廬山,除了“匡廬奇秀甲天下”的自然美景,還因其厚重的文化底蘊而深受文人墨客青睞。作為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的白鹿洞書院,是廬山浩如星辰的人文景觀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勸勉世人珍惜光陰的至理名言,正出自江西籍唐代詩人王貞白的詩作《白鹿洞二首》。宋代理學大師朱熹在此提出的教育思想,成為中國古代傳統教育的準則和后世書院的標準,在世界教育史上亦有重要影響。


      【資料圖】

      白鹿洞書院 九江市文廣新旅局 供圖

      沿著廬山五老峰南行10公里左右,青綠的山麓在一處鐘靈毓秀之地匯成環狀,傍山而建的白鹿洞書院便在此處。一股清泉從凌云峰來,迂回流至白鹿洞前,也將三山環合的書院點綴得別具一格。白墻黛瓦的樓閣庭院沿著清澈的溪水自西向東串聯而筑,在參天古木的掩映之中若隱若現,盡顯清雅淡泊之氣。

      白鹿洞書院名字的由來可追溯至唐朝,傳說洛陽人李渤與其兄在此隱居讀書,李渤養一頭白鹿“自娛”,人稱白鹿先生。后來,李渤被任命為江州刺史,在隱居舊址建臺,號為“白鹿洞”。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開元四年(716年),隱居廬山的文人在此聚徒講學,稱為“廬山國學”,與金陵國子監齊名,這就是白鹿洞書院的前身。北宋初年,宋太宗重視書院教育,各地興修書院,廬山國學改名為白鹿洞書院,規模逐漸擴大。

      讓白鹿洞書院享譽中外的伯樂則是朱熹。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時年48歲的朱熹站在戰亂后殘垣斷墻、雜草叢生的書院前,感慨萬千,遂上書重修學院,并自任洞主,制定教規,苦心經營。他整合禪林清規和儒家教育思想,制定《白鹿洞書院揭示》,倡導“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使得書院“一時文風士習之濟濟焉,彬彬焉”。此辦學模式也為后世效仿,并傳至海外的日本、韓國及東南亞一帶,白鹿洞書院因而有著“四海第一書院”之稱。

      夏游白鹿洞 曾博文 攝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對白鹿洞書院高度重視,開展全面修繕。1996年,廬山作為“世界文化景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白鹿洞書院是其中的重要景區。如今,白鹿洞書院開展國學游、中國傳統文化游等項目,還與全國多所書院和高校合作,舉辦講座等學術和文化交流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

      跨過白鹿洞書院的雙層飛檐大門,由近及遠依次排列著5個高大的院門,由此構成先賢書院、欞星門院、白鹿書院、紫陽書院和延賓館五大院落,每一院落又各有兩至三進,優雅古樸,蔚為壯觀。

      與雅致環境輝映成趣的,是書院內俯仰即拾的文字印記和人文景觀。這些楹聯、碑刻、摩崖石刻與“結繩記事”一樣,是我們現在能夠觸摸和感知古人社會生活的重要渠道。其中,大量的楹聯映照著讀書人的志趣,例如白鹿書院廂柱上的詩聯,西廊柱聯為“雨過琴書潤,風來翰墨香”,東廊柱聯為“傍百年樹,讀萬卷書”。朱子祠的東廂設有碑廊,內嵌宋至明清古碑120余塊。其中有朱熹的手書真跡,也有署名為“紫霞真人”的明代狀元羅洪先的《游白鹿洞歌》,莊重遒勁,矯若游龍。此外,白鹿洞書院還保留著約60方摩崖石刻,內容以勵志、寫景、記事等為主,書法精美,立意高遠,讓我們至今仍可以其為媒,與古人對話。

      俯瞰白鹿洞書院 曾博文 攝

      白鹿洞書院現存最早的摩崖石刻,是書院保存最好的石拱橋枕流橋之堍,朱熹題刻的“白鹿洞”三字。在書院釣磯石上,也刻有朱熹的手書“釣臺”二字。據說,當年朱熹常在此垂釣。實際上,這里水淺、泉碧、流急,很少有魚,故明代文人劉世揚又在石上加刻“意不在魚”四字。像這樣頗具書法范本意蘊的題刻還有很多,例如:明正德年間的題刻“仰思”,一展“館閣體”真容;南宋嘉定年間,精通“復齋體”的陳宓的兩處楷書題刻——勘書臺下的“圣澤之泉”與流芳橋側石壁上的“流芳”,更是于平正中見險絕、規矩中見飄逸;明代嘉靖年間,九江知府何遷所作的“聞泉”與清代咸豐年間彭玉麟所作的“清泉漱玉”,跌宕自如、古趣雄健,堪稱草書典范……斗轉星移,歷經千年的白鹿洞書院,建筑本體在歷史的煙塵里幾經興衰,而這些石刻作為書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受住風雨的侵蝕、戰火的洗禮流傳至今,默默傳遞著許多文獻資料所闕載的信息。

      江西歷史文化悠久璀璨,與根深源遠的書院文化以及書院培育出的人才是分不開的。朱熹復興白鹿洞書院,標志著書院教育模式的成熟。史料記載,自唐至宋,江西書院達1071所,位居全國第一。自宋至清,江西共有進士10553名,其中宋代5490名。從兩宋的“隔河兩宰相、百里三狀元、一門九進士”,到明代的“朝士半江西”,盡顯江西“文章節義之邦”“人文淵源之地”的魅力與光華。

      放眼全國,到清代末年,全國有名可查的書院達3868所,書院制度普及中華大地。我國的書院開門辦學,兼收各家之長,主張培養獨立的人文精神,提倡學術創新,反對死守章句陳詞,營造出百家爭鳴的文化風氣,不斷書寫“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傳奇。

      站在白鹿洞書院中,一位位曾經在這里讀書講學的先賢閃過腦海:顏真卿、周敦頤、朱熹、陸九淵、李夢陽、王陽明……這些彪炳史冊的名字回響在歷史的長河中,與如今莘莘學子的瑯瑯書聲古今相承,生動講述著中華兒女的風骨氣韻、詮釋著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

      (本文首發于《中國文化報》2023年6月20日8版)

      責編:朱立彩

      關鍵詞:

      熱門推薦

      欧美夫妻性生活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冫,欧美成人性色xxxx视频
    • <bdo id="0wauq"></bdo>
    • <tfoot id="0wauq"></tfoot>
      • <s id="0wauq"></s>
      • <sup id="0wauq"></sup>
      • <sup id="0wauq"></su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无砖砖区免费|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成人国产系列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香蕉 | 美女**视频一级毛片| 日日噜狠狠噜天天噜av|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理论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30分钟直播|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91在线|欧美| 欧美人与动性xxxxx杂性|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国产麻豆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特级毛片全部免费播放| 拍拍拍无挡视频免费观看1000|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档免费视频网站 | 免费福利在线播放| 欧美色视频超清在线观看| 成品网站nike源码1688免费| 啦啦啦中文高清在线观看6|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 香港三级欧美国产精品| 桃子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日韩在线观看高清| 国产精品一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 a级毛片在线免费| 欧美综合婷婷欧美综合五月| 国产精品999|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香港三级电影免费看|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人妖互交videossex| 男女下面无遮挡一进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