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天,在以“追尋科學精神,點亮成長之路”為主題的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暨六一慶祝活動中,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副院長吳成鐵為中科院上海實驗學校的學生們帶來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來自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叔華先生的寄語。吳成鐵也鼓勵學生們,要勇于探索,敢于嘗試,自愿傳承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厚植家國情懷,成長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少年。
中科院上海實驗學校的學生陳姝朵、王燁堃、蒯曉樂作為學校第一批科學家精神宣講團的代表,以“追光”為主題,講述了數學家華羅庚、航天衛星專家王希季、水利水電專家鄭守仁三位院士的故事,鼓勵學生們用科學的思維和踏實的行動向科學的高峰不斷攀登,賡續創新奮斗的精神血脈。學生代表徐梓鷺在發言中提到,學校每一次的“大咖講座”,每學年的“科創季”,多樣的科技研學活動都令她倍感幸運,在豐富的科技活動中,她學會了堅韌不拔,學會了團結協作,學會了開拓創新。她倡議學生們,將科學家的愛國情懷、創新精神融入到自身學習與生活中,追隨科技工作者的步伐,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不斷追夢。
李國豪、蘇步青、錢偉長、谷超豪、吳孟超、馬在田……這些為共和國貢獻榮光的人,生動地展現在眼前,一張張生活照背后的故事不禁耐人尋味,《創造榮光的人——老一輩科學家主題攝影展》于學校多元展廳開幕。拍攝者原解放日報攝影記者崔益軍老師也與學生們分享了拍攝故事,他分享了多次被拒絕,但依然堅持不懈,想要拍出科學家們最自然的狀態的故事。他說,當真正接近了這些科學家,發現他們謙遜、隨和,為了科研付出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始終保持一種鉆研的精神,以及他們對祖國的熱愛。下午,中科院上海實驗學校的學生們分別前往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東海研究站、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開展研學活動,深入了解老一輩科學家故事,感受科學精神,尋訪新時代科學家,體驗科技發展。
何為科學家精神?如何傳承科學家精神?在此次主題攝影展及科研院所研學后,學生們還將持續進行追尋科學精神系列活動,通過為科學家建詞條、科學家精神宣講、攝影藝術創作等活動,學習科學家精神;通過項目展示、成果交流分享,身體力行傳承科學家精神。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團委書記過宣帆、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東海研究站、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代表出席此次活動。
作者:張鵬編輯:吳金嬌責任編輯:唐聞佳圖片來源:嘉定區教育局供圖*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