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國家滅亡的詩句有哪些?
1、《春望》
唐代:杜甫
(相關(guān)資料圖)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國家淪陷只有山河依舊,春日的城區(qū)里荒草叢生。憂心傷感見花開卻流淚,別離家人鳥鳴令我心悸。戰(zhàn)火硝煙三月不曾停息,家人書信珍貴能值萬金。愁悶心煩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發(fā)疏稀插不上簪。
2、《泊秦淮》
唐代: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花。
譯文:迷離月色和輕煙籠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國之恨,隔著江水仍在高唱著玉樹*花。
3、《示兒》
宋代: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我本來知道,當(dāng)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guān)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tǒng)一。因此,當(dāng)朝廷軍隊收復(fù)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擴展資料
1、《春望》創(chuàng)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祿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軍攻陷潼關(guān),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靈武(今屬寧夏),是為唐肅宗,改元至德。
杜甫聞訊,即將家屬安頓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肅宗朝廷,結(jié)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解送至長安,后因官職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肅宗至德二年(757)春,身處淪陷區(qū)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2、《泊秦淮》創(chuàng)作背景
杜牧前期頗為關(guān)心政治,對當(dāng)時百孔千瘡的唐王朝表示憂慮,他看到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鎮(zhèn)的擁兵自固,看到邊患的頻繁,深感社會危機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這種憂時傷世的思想,促使他寫了許多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詩篇。《泊秦淮》也就是在這種思想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兩岸歷來是達官貴人們享樂游宴的場所,“秦淮”也逐漸成為奢靡生活的代稱。詩人夜泊于此,眼見燈紅酒綠,耳聞淫歌艷曲,觸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國勢日衰,當(dāng)權(quán)者昏庸荒淫,便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泊秦淮》。
3、《示兒》創(chuàng)作背景
《示兒》詩為陸游的絕筆,作于宋寧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元月)。此時陸游八十五歲,一病不起,在臨終前,給兒子們寫下了這首詩。這既是詩人的遺囑,也是詩人發(fā)出的最后的抗戰(zhàn)號召。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春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泊秦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示兒
有哪些詩詞是描寫國破人亡的?請列舉,還要全文! - 百...
1、望長城內(nèi)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塞上長城空自許 鏡中衰鬢已先斑―― 陸游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祖舜宗堯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蒼生。不知禍起蕭墻內(nèi),虛筑防胡萬里城。(唐?胡曾《長城》)秦筑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里連云際,爭得堯階三丈高。(唐?汪遵《長城》)秦皇筑長城,乃為萬世利。連山絕谷勢蜿蜒,雄圖自足制中外。(清?楊鸞)當(dāng)其興大役,天下皆痍瘡。以之召禍亂,不旋踵滅亡。豈知易代后,功及萬世長。(清?趙翼)2、關(guān)于二喬的典故,大家都知道的。曹操修銅雀臺,曹植作《銅雀臺賦》,中有“攬二橋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的句子,指的是銅雀臺旁的兩座橋。諸葛亮游說東吳,為了說服東吳聯(lián)蜀抗魏,就說《銅雀臺賦》說的是“攬二喬”,說曹操父子是侮辱東吳無人,要打下東吳,霸占東吳二喬(孫策之妻和周瑜之妻)。所以詩里說“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就是說如果不是有東風(fēng)成全周瑜的火燒之計,曹操恐怕早就破了東吳,把二喬搶回去鎖在銅雀臺了。同時,一般懷古傷今的古詩都有托物言志的意味,“國破人亡在此朝”這句實屬平淡,不但不能為全詩增色,反而還會使整首詩篇變?yōu)楹翢o特色的詠古詩,而“銅雀春深鎖二喬”雖沒有明寫亡國之殤,但是就通過“銅雀臺”和“二喬”寫出了作者對這件事的看法,以警君主,具有一定的文學(xué)性和藝術(shù)性。描寫國家破亡的古詩詞有哪些?
1、
《春望》【唐】
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zhàn)火已經(jīng)延續(xù)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fā)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2、
《夏日絕句》【宋】
李清照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譯文:活著的當(dāng)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應(yīng)是鬼中的英雄。人們到現(xiàn)在還思念項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3、
《過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譯文: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zhàn)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fēng)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4、《塞上曲》【唐】戴叔倫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
譯文:我巍巍大唐的獵獵旌旗在陰山飄揚,突厥胡人膽敢來?犯定叫他有來無還。作為子民我愿以此身終生報效國家,大丈夫建功立業(yè)何須活著返回家園。
5、
《少年行》【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fēng)走馬出咸陽。
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xiāng)。
譯文:弓背如彩霞明亮,寶劍磨得像霜雪一樣閃亮,迎著秋風(fēng)跨上戰(zhàn)馬奔馳出咸陽。不收復(fù)湟一帶失地,我誓不回頭眺望故鄉(xiāng)。
6、
《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譯文: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guān),征戰(zhàn)長久延續(xù)萬里征夫不回還。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7、
《從軍行》【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譯文:青海湖上烏云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guān),遠隔千里,遙遙相望。守邊將士,身經(jīng)百戰(zhàn),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dāng)常牟环祷丶亦l(xiāng)。
8、《馬上作》
【明】戚繼光
南北驅(qū)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譯文:馳聘疆場轉(zhuǎn)戰(zhàn)南北是為了報答皇上對我的信任,南北江畔和北方邊關(guān)的花草都笑我一生忙忙碌碌。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帶著兵器騎著戰(zhàn)馬在疆場上度過的。
9、《病起書懷
》
【宋】
陸游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譯文:病體羸弱消瘦,以致頭上的紗帽也顯得寬大了,孤身一人遠離京城,客居江邊。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人)要死后才能蓋棺定論的。
天地神靈佑護國家社稷,北方父老都在企盼著君主(出征)。《出師表》傳世之作,忠義之氣萬古流芳,深夜難眠,還在挑燈細細品讀。
10、
《南園十三首?其五》【唐】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譯文:男子漢大丈夫為什么不腰帶武器,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呢?請你且登上那畫有開國功臣的凌煙閣去看,又有哪一個書生曾被封為食邑萬戶的列侯?
標(biāo)簽: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