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農機助力提高夏收夏種效率
切割、脫粒、分離、卸糧……如今,夏收夏種插上了機械化的“翅膀”。“以前一個勞動力一天只能收1畝地的麥子,收500畝麥子,需要20天左右。現在使用農業機械作業,3天就能收完,而且邊收邊耕、一氣呵成,過幾天,就能進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了!”看著金燦燦的麥子從收割機里噴涌而出,金飛陽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小波臉上掩飾不住收獲的喜悅。他說,這里曾經是一片撂荒地,去年整治后開始栽種麥子,現在陸續開始收割,麥子長勢很好,麥粒和麥穗都很飽滿,算是取得了豐收。
當前正值大春生產時節,搶收與搶種并行。“栽秧了!”5月17日一早,在元壩鎮元寶村,伴隨著幾聲響亮的吆喝,農田里出現眾多忙碌的身影,大家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播種現場,只見運送秧苗的拖拉機在田埂上疾駛,農機手操作插秧機在水田里來回穿梭,一排排嫩綠的秧苗從插秧機苗盤上滑落,穩穩地“站立”在水田里,水田很快披上了“綠裝”。
一地兩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今年,蒼溪全縣預計栽種水稻36萬畝。其中規模種植大戶機械化集中育秧達6萬畝。“4月上旬,我們積極利用機械設備進行育秧,有效提高育秧的質量和效率,為全年糧食生產安全和豐產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趙小波介紹,一臺插秧機一天可以插秧100余畝,合作社計劃今年種植水稻300余畝,兩三天就完成了插秧。
近年來,蒼溪縣在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同時,還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科學開展生產,依托技術和服務為糧食生產全過程保駕護航,努力實現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大春種水稻、小春種小麥,一地兩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5月搶種下的水稻、玉米、黃豆等大春作物,又將在金秋十月,給我們帶來豐收。”元寶村村民李明斌說,他把自家土地流轉給金飛陽種植專業合作社,又在合作社務工,獲得相應的務工費,日子越過越紅火。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