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幸福旅程。”今天是第13個“中國旅游日”。你是在旅游,還是在去旅游的路上?
(資料圖片)
現如今,旅游已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新剛需”。眼前的美景、口中的美食、身邊的趣事、朋友圈的曬圖,構成了旅行大部分的意義。
▲游客打卡洪崖洞夜景。鄭宇 攝/視覺重慶
然而,現實與理想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旅游經歷并非全都是美好的。
說起旅游中的“煩心事”“糟心事”,想必每個人都有一肚子苦水。從吃飯遭遇“刺客”,到住宿訂單被毀約,再到景點“貨不對板”、低價團誘騙購物,等等。其中被吐槽得最多的,就是景區游客中心各種各樣防不勝防的宰客套路:
一些景區將游客中心設置在距離核心景點較遠的位置,游客游覽核心景點必須為觀光車、纜車、游船等費用“買單”;
一些景區另立各種單獨收費的“園中園”“景中景”,一步一收費,甚至上廁所也要收費;
一些景區游客中心壟斷銷售剛性需求的商品,如飲料、食品、雨衣等,價格基本上是正常售價的N倍,有的甚至連白開水都要有償供應,十元一杯……
這些景區游客中心的吃相實在太難看。說白了,部分景區正是利用游客“好不容易來一趟”的心理——既然來都來了,已經付出包括時間成本和吃喝住、交通費用等在內的經濟成本,不在景區游玩自然是虧了。
▲宰客行為。/新華社
巨大利益面前,一些景區除了在游客中心“宰客”外,還會在人氣較旺的觀景點或需要二次消費的地方,花式忽悠游客掏腰包。
一哄——反復給游客灌輸所謂“花錢買方便”觀念;
二嚇——如果游客不交錢,就會遭遇厄運或不測之類的;
三來硬——對于哄不聽又嚇不住的游客,景區則用強硬態度嘲諷游客“玩不起”。
“一哄二嚇三來硬”這套組合拳打下來,游客幾乎沒有招架之力,往往只能“打掉牙齒往肚子里咽”,自認倒霉。
什么是游客中心?游客中心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屬性是服務,要以服務游客為中心,成為為眾多遠道而來的客人服好務的地方,而不能淪落為“宰客中心”,把游客當成可以任意宰割的“羔羊”。
游客中心直接關系到景區的形象,甚至是整個城市的形象,不是一定要建得豪華氣派,關鍵是要為游客提供溫馨服務。
景區要“站著把錢掙”。搞些小伎倆、耍些小聰明的代價,可能比你想的還嚴重。游客們不僅會“用腳投票”,還會通過網絡傳播,讓景區“美名”遠揚——實際上是污名和罵名,到時候大家自然會用行動去“整頓”這些無良景區。
“口碑”是旅游的金字招牌。在這個方面,重慶不少景點作出了表率、樹立了榜樣。
▲千廝門大橋封橋方便游客打卡。劉旖旎 攝/視覺重慶
你看,無論是現實版“千與千尋”洪崖洞,還是穿樓軌道、兩江匯夜景,這些“網紅”景點都沒有門票,純免費。這也是重慶每到節假日總能聚攏人氣、財氣的重要原因之一。
重慶還因為“硬核”寵粉,讓出一座跨江大橋,登上微博熱搜,被網友評為“最不宰客的旅游城市”。
宰客是一個老話題,但還是十分有必要經常性批評,尤其是在國家旅游日這個特殊日子。再次奉勸那些在游客中心收費上“玩套路”“耍手段”的景區,莫為門票、車船票、高價商品遮望眼,以免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而相關部門也要跳出“門票經濟”的陳舊思維,從區域旅游經濟大局出發,加強監督管理,堅決制止景區舉起宰客的“刀”,嚴懲“害群之馬”,凈化旅游市場,不斷降低游客在景區游玩的成本,讓每一名游客都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責編 | 杜鎧兵 張瓊月(實習)
責校 | 姚偉民 戴賜霖(實習)
審核 | 王方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