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感染有以下幾個來源:
1、原發結核桿菌感染:初次接觸結核桿菌,引起原發性肺結核或者其他部位結核,此種情況相對少見;
2、體內結核桿菌被激活:原來隱性感染過結核桿菌,感染后不會從體內徹底清除掉,而是潛伏在體內,免疫功能低下時,可以再次引起結核,多數患者屬于此類情況。此時通常可以引起肺結核,也可以引起其他部位結核,比如結核性腦膜炎、結核性胸膜炎、腹腔結核。
結核桿菌感染常見于免疫功能低下,若既往有過結核活動,也就是曾經有過臨床癥狀的結核患者,將來免疫功能低下時,再次引起結核的幾率相對更高。結核桿菌感染通常是由于原發結核桿菌感染,或者后天體內結核桿菌再次被激活,引起感染。
結核是傳染病嗎
結核一般是指結核病,屬于傳染病,是由呼吸道傳播的傳染病,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肉芽腫性炎癥,可見于全身各器官。但臨床上以肺結核最常見,痰中排菌者稱為傳染性肺結核病。
結核病的致病菌為專性需氧菌,含有許多結合成大分子復合物的不同蛋白質、糖類和脂類。結核分枝桿菌的脂質成分中磷脂、索狀因子、蠟質D和硫酸腦苷脂與感染致病特點密切相關,除脂質外,莢膜和蛋白質亦是致病性物質。其中開放性肺結核患者的排菌是結核傳播的主要來源,傳播途徑主要為患者與健康人之間經空氣傳播,患者咳嗽排出的結核分枝桿菌懸浮在飛沫核中,當免疫力低下的易感人群吸入后即可引起感染。其他途徑如飲用帶菌牛奶經消化道感染,患病孕婦經胎盤引起母嬰間傳播,經皮膚傷口感染和上呼吸道直接接觸均極罕見。
傳染結核病后,病原體可向全身傳播,累及肺臟、肺外器官、胸膜等,出現發熱、咳嗽、咳痰等常見癥狀。如果感染腦部,則還可出現頭痛、意識障礙、噴射性嘔吐等中樞神經感染癥狀。一旦感染結核病,需要及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抗結核治療,其治療藥物包括異煙肼片、利福平膠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