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可讀性極高,究其原因,無非是金庸把江湖恩怨、兒女私情以及家國大義融合在了一起,使得整部《天龍八部》更加蕩氣回腸。
(相關資料圖)
此外,書中還涌現了其他金庸著作里所沒有的神功,好比隔空傷人的六脈神劍、火焰刀;吸人內力的北冥神功;騰云駕霧一般的凌波微步以及返老還童的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
盡管這些神功看似虛無縹緲,好似神魔小說里的斗法一般, 但仍是有跡可循。
原來金庸博古通今,他根據古書典籍里的一些詞匯加以改良,從而演化成了天龍時代的炫目武學。好比“凌波微步”,這是金庸從《易經》的八八六十四卦里演變而來的,只需施法者按著卦象方位前進,就能繞完一個精妙異常的大圈。
而北冥神功則是金庸從《莊子》里找到的靈感,至于六脈神劍、火焰刀這些有質無形的神功也并非無中生有,金庸在新修版《天龍八部》里寫道,讀者可視作當今醫學中激光手術、“伽馬刀”之類,鐳射之力能凝聚光線以割除眼中白內障、體內瘤腫或膽石、腎石,化無質之力為有質之手術刀,產生功能,事固神奇,亦非絕無可能。
這樣一來,就能明白金庸的武俠小說為何如此引人入勝,讓諸多讀者們篤信不疑了。只因金庸巧妙地將筆下的武功和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東西綁定在了一塊,加之沿用真實歷史事件的寫作風格,在這種亦假亦真的相互輝映之下,讀者們總能樂在其中,讀得津津有味。
的確,晚年的金庸還發行了新修版《天龍八部》,在金庸的改動之下,我們甚至還能在新修版的《射雕英雄傳》里看到段譽、蕭峰的名字。
原來段譽的歷史原型就是大理宣仁帝段和譽,而南帝段智興就是段譽的親孫子。原文寫道,憲宗宣仁帝段譽,登基時年號“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廣運,共有五個年號,其后避位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傳位于其子段正興。段正興史稱“景宗正康帝”,次年改元“永貞”。他做了二十五年皇帝后,也避位為僧,傳位于其子。段正興之母姓名,史無記載,是木婉清、鐘靈、曉蕾,還是別位嬪妃所生,便不得而知。
據史書記載,段正興就是段智興的父親,至于父子為何會同屬一輩,那是因為大理段氏是少數民族,沒有中原這般在意輩分,不相信的讀者大可在網上查一查。
此外,金庸還寫道,北宋年間,丐幫幫主蕭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極少有人能擋得他三招兩式,氣蓋當世,群豪束手。當時共有‘降龍二十八掌’,后經蕭峰及他義弟虛竹子刪繁就簡,取精用宏,改為降龍十八掌,掌力更厚。這掌法傳到洪七公手上,在華山絕頂與王重陽、黃藥師等人論劍時施展出來,王重陽等盡皆稱道。
看到這里能發現兩件事。
首先,在金庸嘔心瀝血地改動之下,他已經將《天龍八部》和《射雕英雄傳》打通。既然如此,段譽的大理段氏、蕭峰的丐幫都傳承到了射雕時代,為何唯獨不見虛竹的靈鷲宮?
其次,虛竹到了天龍后期已得了逍遙三老的內力,又練成了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陽掌、生死符等武功。和段譽“不喜練武”不一樣的是,自小在少林寺長大的虛竹有勤學苦練的好習慣。
只要虛竹假以時日將一身武學融會貫通,就算稱呼他為第二個掃地僧也不為過。的確,放眼天下,隨著蕭峰自盡、掃地僧圓寂,逍遙三老和天龍四絕也土崩瓦解,就算江湖臥虎藏龍者甚多,但又有誰能擋住虛竹的三招兩式?
其實,說到這里就能窺見金庸不敢再提虛竹的原因,虛竹的武功到了睥睨天下的境界,若再在射雕里提及他,該如何講述靈鷲宮的后續故事?畢竟虛竹和靈鷲宮若繼續存在于射雕時代,哪有后世江湖的華山論劍和射雕五絕?靈鷲宮甚至只要派出一位高手就能在華山之巔吊打王重陽等人了。
筆者所言并非虛妄夸張,那時虛竹上了縹緲峰之后跟著梅蘭竹菊鉆入了石室之中,他只照著石壁上的圖案修煉了一會就感覺身子輕飄飄的,只是差了一點什么,這才沒有凌虛欲起。
虛竹的這次失敗并不意味著他日后無法練成這門神功,過了數年,在虛竹的苦練之下,他勢必能做到凌虛欲起,加之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可以青春永駐,虛竹活到射雕時代還是一個雙目英華隱隱、精神抖擻之人。
只不過這樣一來,勢必崩壞了《射雕英雄傳》的所有劇情走向以及武學架構,身為作者的金庸深知這一點,這才讓金庸對虛竹以及靈鷲宮閉口不談。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
責任編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