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人民網貴陽4月20日電(李麗萍) 4月20日,記者從貴州省2023年激勵農技人員創新創業行動工作會暨行動發布會上獲悉:2023年貴州將以“三個聚焦”推進農技人員創新創業行動。
聚焦糧油生產
為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貴州將糧油生產作為行動的重要內容,發布糧油榜單75個,要求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初級職稱示范指導面積分別從去年的500畝、300畝、200畝提高到1000畝、500畝、300畝,特別是對500萬畝黨政領導領辦示范田、120萬畝大豆和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要實現技術服務全覆蓋,確保高質量完成國家下達任務。會議強調,各地要認真組織發動,大力指導推廣良種良法良機良技融合。一要抓良種。水稻重點推廣宜香優2115、泰優808等抗性好、產量高、適應性強的高產優質品種,玉米重點推廣新中玉801、貴卓玉9號、正大808等抗性好、脫水快的高產優質品種,大豆重點推廣黔豆10號、齊黃34等高產、耐蔭、抗倒伏的優質品種。二要抓良法。水稻重點推廣“兩增一調”(增密、增鉀、調氮)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玉米重點推廣“一增五改”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重點推廣2+3、2+4模式。三要抓良機。省級要加強山地適用農機研發制造,市縣要加強推廣應用,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將宜機化做扎實,要加快建立農機合作社,實現涉農鄉鎮全覆蓋。四要抓良技。要堅持向土地要產量、向科技要增量,深入推動農機進村、農技進田,推廣應用機械化育秧、插秧機播種、無人機噴藥等現代技術,不斷提升糧食生產機械化、智能化水平。
聚焦特色產業
近段時間,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組織相關專家多次對現在的12個特色優勢產業進行梳理分析。下一步,將聚集資源要素,重點聚焦基礎較好、帶動面廣、競爭力強的茶葉、辣椒、夏秋蔬菜、中藥材、肉牛、刺梨水果6個產業,進一步推動做大做強,打造一批千億級產業。今年,貴州也發布相關特色產業榜單90個。會議指出,各地要積極組織農技干部揭榜掛帥,聚焦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推進全產業鏈打造、促進“接二連三”,推動特色優勢產業提質增效。一要抓品種。要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開展特色種質資源普查,建設集約化育苗工廠和繁育基地,提高良種保供能力。二要抓品質。要圍繞核心種源、山地農機、良法良藝、農業節水等領域,開展農業核心技術攻關,健全山地特色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加大特色優勢產業基礎研究和成果轉化,推廣一批綠色高效種養技術。三要抓品牌。要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加快構建“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品牌體系,推動“貴”字號農產品風行天下。引導品牌主體參與全國性品牌價值評價,引進專業機構提升品牌管理能力,集中力量打造茶葉、刺梨、辣椒等一批全國知名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推廣印江“梵凈山茶”品牌整合、“涼都彌你紅”品牌運營等模式,繼續開展十強區域公用品牌評選,繼續辦好茶博會、辣博會等展會活動,進一步唱響“貴州綠色農產品·吃出健康好味道”。四要抓標準化。優化重點產業全產業鏈布局和內部結構,提高區域集中度,提升產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水平。優化貴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標準體系,推動與粵港澳大灣區標準銜接,大力宣貫農產品質量標準和生產規程,促成更多產品由“貴品”入“圳品”。
聚焦農民增收
為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今年,貴州提出了三個促農增收的硬措施。一要抓復合種養。要大力推廣“稻+(魚、蝦、鴨、蟹等)”“玉米+(大豆、馬鈴薯、花生、太子參等)”等模式,提高復種指數和土地產出率,力爭分別達290萬畝、430萬畝。二要抓肉牛產業。近20年全國牛肉銷售量和價格年均增幅分別是3.2%、9.2%,市場前景廣闊,要大力推廣“六方合作”模式,加快肉牛產業擴群增量,今年新增肉牛存欄42萬頭、出欄20萬頭,力爭上半年“四肉”產量同比增2.5%。三要抓家庭農場。要實施“千場帶萬戶”,整合高素質農民培育等項目,支持家庭農場、涉農企業就地就近培訓帶領農民致富,培育更多的家庭農場,在家庭農場基礎上發展合作社。
會議強調,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結合實際,細化行動配套舉措,對行動中工作實績突出、群眾滿意的團隊和個人,要優先考慮推薦參與評選全省農業農村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在職務晉升、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方面進行優先考慮。同時,各級領導小組要通過定期調度、抽查抽檢、暗訪回訪等方式,督促指導農技人員做實農技服務,著力解決農技干部重文章不重下鄉、重理論不重實踐、重研究不重轉化等問題。要強化考核驗收,通過跟蹤服務過程、審核服務情況、服務對象評議等方式開展科學考核,確保考核結果經得起檢驗,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弄虛作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