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國有銀行2022年年報均已悉數出爐,它們在過去一年支持小微企業的力度和成果如何?究竟孰強孰弱?”
承載著龐大就業崗位的小微企業,一直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對象。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向高質量發展,小微企業在助推經濟轉型升級中舉足輕重。
【資料圖】
但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個世界性難題,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貴問題,監管部門一直都號召國有大行要起帶頭作用。
如今,六大國有銀行2022年年報均已悉數出爐,那么它們支持小微企業的力度和成果到底如何?讓我們從年報數據來一探究竟。
01
小微貸款:建行第一 交行墊底
通過梳理年報發現,工農中建交及郵儲六大行2022年末的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紛紛實現增長,平均增幅為32.93%。
具體來看,2022年末,六大行小微貸款余額合計為8.5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1.99%。
其中,建設銀行小微貸款余額拔得頭籌,高達2.3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5.67%;農業銀行緊隨建設銀行之后,小微貸款余額為1.7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3.8%。
相比之下,體量較小的交通銀行小微貸款余額在六大行中墊底,僅為0.4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4.66%。
從增速方面看,工商銀行小微貸款余額的增速在六大行中最快,較上年末增長41.1%。不過,相比上年同期52.78%的增速則有所下滑。
郵儲銀行小微貸款余額的增速最小,其小微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23.04%至1.18萬億元。
02
小微貸款占比:郵儲銀行最高 交行最低
由于六大行各自體量有區別,從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在總貸款中的占比觀察,才更能體現哪家銀行發放小微貸款的力度更大。
梳理發現,2022年末六大行小微貸款的占比較上年末均有提升。其中,郵儲銀行小微貸款占比最高,達到16.37%;建設銀行次之,小微貸款占比為11.08%。
對比之下,交通銀行在占比上也不占優勢,其小微貸款占比僅為6.3%,在六大行中墊底。
從小微貸款占比的增速來看,工商銀行增速最高,小微貸款占比增速達25.49%;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幾乎不相上下,小微貸款占比較上年末增長25.12%。
郵儲銀行由于基數較大,其小微貸款占比的增速在六大行中反而最小,為9.96%,是六大行中占比增速唯一低于10%的銀行。
03
小微有貸客戶:農行最多 交行最少
小微有貸客戶數方面,六大行2022年末的小微有貸客戶數合計超過了900萬戶,較上年末增長了25.81%。
農業銀行以252.86萬戶的有貸客戶數位居六大行之首,較上年末增長32.01%;建設銀行次之,有貸客戶數為252.59萬戶,較上年末增長30.42%。
事實上,在上年同期,建設銀行是小微有貸客戶數最多的國有大行,沒想到2022年被農行反超。
對比之下,交通銀行的小微有貸客戶數也在六大行中墊底,僅為29.31萬戶。由于基數低,交行有貸客戶數的增速位居六大行之首,增速高達38.09%。
郵儲銀行有貸客戶數的增速最小,其有貸客戶數較上年末增長13.08%至193.44萬戶。
04
小微貸款利率:郵儲銀行最高 交行最低
向小微企業發放貸款的利率的高低,也是衡量支持小微企業力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從發放小微貸款的平均利率來看,六大行2022年發放小微貸款的平均利率紛紛下降,均值為4.025%,較上年下降0.225個百分點。
其中,郵儲銀行小微貸款平均利率最高,為4.85%%,較上年下降6.55%,該降幅在六大行中最大。
交通銀行發放小微貸款的平均利率最低,為3.75%,較上年下降6.25%。
利率下降幅度最小的是中國銀行,其2022年發放小微貸款的平均利率為3.81%,較上年下降3.79%。
總的來看,去年六大行發放的小微貸款均呈兩位數增長,貸款余額占比和有貸客戶數也紛紛增加,從利率方面也都在讓利小微企業,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不過,有對比就有傷害。其中交行的小微貸款余額、占比、有貸客戶數均在六大行中墊底,只有發放小微貸款的平均利率相比其它大行略勝一籌。
建行和農行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綜合能力較強,兩家銀行小微貸款余額、占比、有貸客戶數等指標均排在六大行前部位置。
“宇宙行”工商銀行雖然總資產、總貸款、總存款等均居大行首位,但其小微貸款的各項數據相對自身體量而言,并沒有排在六大行前部位置,其在小微金融方面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