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因為想換下鋪引起爭議,緣由主要來源于車廂和定價的不合理。
【資料圖】
臥鋪車廂設計延續于上個世紀,隨著時代發展。現在硬座車廂乘坐環境大多已經有所改善,硬臥車廂偏偏有所下降。尤其是上鋪。因為空調占了空間更矮了,除了老弱病殘爬不上,而且胖子根本進不去。
狹窄的硬臥車廂
而狹窄是一貫的。高度大家看看圖,下鋪凈空約90公分中鋪約70公分上鋪約65公分(最高處哦!),其中靠窗位置更矮。(高度數據來自于互聯網網友答案)。
票價比例也源于上個世紀,下鋪略貴。
以上情況有幾個特別不合理:
第一,過去下鋪高度安排的高,源于過去下鋪人們之間距離小,可以互相就坐,聊天,上鋪只用于休息。現在情況改變,下鋪乘客大多數已經認為鋪位屬于自己私人領域,不愿意分享,設計那么高完全成為特權。
第二,原價格比例是合理的,上個世紀8-90年代,上鋪50元,下鋪70元,可以省出來好幾天的飯錢,人們情愿辛苦,現在的差價,合理嗎?
這直接造成好多人加錢也愿意坐下鋪!
因此我提出車廂設計和價格改革方案:
上下鋪布局改為,下鋪凈空約55公分,中鋪約80公分,上鋪約90公分,另外適當加大寬度,上鋪可以最舒服點。這樣年輕人肯定愿意選擇上鋪,清靜,安全,舒適。而下鋪不就是為了睡覺,爬進去就行了。
如果因為其他原因不改變布局那就拉開價格,比如下鋪價格300,中鋪200,上鋪100,甚至更大的差距,這樣的比例。只是比例,實際與距離有關系(我原來舉例是1000,600,400,引起了網友的誤會和不滿,以為我是為了漲價)。
如果改成這樣的話。年輕人爬上爬下很容易,肯定愿意省些錢。
換上鋪,掏錢!安逸了。
來源: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