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降準就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是繳存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
簡單來說,就是銀行在吸收到公眾的存款之后,需要按存款準備金率上繳準備金,剩余的部分才能放貸出去。打個比方說:央行要求銀行每年必須存100萬的準備金,存入后能用于貸款的資金就變少。而降準后,銀行說只存50萬,這樣銀行就有更多的資金用于借貸業務。
【2】降息就是降低存款利息和貸款利息,即存放在銀行的利息減少或者貸款的利息減少。降低存款利息后,儲戶不愿意將資金存在銀行;貸款利息降低后更多的人就能申請貸款。
央行會有一個基準利率,但基準利率自2015年10月24日之后就沒有再做調整了,銀行的存款利率為各銀行自主在央行基準利率上進行浮動,而貸款利率則一直沒有調整。不過,現在LPR利率已逐漸取代了基準利率,,LPR利率每個月更新一次報價,更加與市場實際利率相符。
所以現在我們所說的降息,一般是指LPR利率的下調,2022年1月份,1年期LPR為3.7%,5年期以上LPR為4.6%
央行降準降息帶來的影響?
降準是指降低存款準備金,降息是指降低存款利息和貸款利息,對市場的主要影響有:
1、央行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這意味著商業銀行向央行交的存款準備金減少,用于貸款的資金增加,同時意味著在社會中流通的貨幣增加,從而刺激消費拉動經濟的增長。
2、當央行降低存款利息時,儲戶的收益會減少,那么投資者就不愿意將資金存在銀行,所以會促進國民的投資積極性。
3、降低貸款利息,意味著貸款利率下降,會釋放市場貸款壓力性和創業投資的積極性等,會使市場流動性處于寬松狀態。
4、央行降準降息也會刺激實體經濟發展,特別是降息后,表示實體企業的融資成本減少、融資金額會增加,所以企業生產狀況就能改善。
因此,無論是降準還是降息,對實體經濟還是金融市場都是重大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