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完善新型舉國體制,發揮好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全國人大代表、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馮琪雅格外關注基礎研究和源頭創新,并積極提出建議。
馮琪雅代表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提到了近期備受關注的ChatGPT.“據OpenAI官網顯示,ChatGPT項目團隊成員并不多,共87人,平均年齡為32歲。OpenAI人工智能實驗室于2019年獲得微軟巨額注資,用于技術創新,同時,OpenAI與微軟的合作伙伴也有利于后者將部分技術商業化。”馮琪雅代表說。她認為,企業主導的科技創新加快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
人工智能作為一個戰略性新興技術,日益成為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生產力提升的重要驅動力量。馮琪雅坦言:“目前,中國的人工智能企業基于重大應用場景,實現了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但客觀來看,我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在源頭創新上還是較為落后的。”
馮琪雅代表建議,鼓勵支持企業主導建立聯合實驗室推動源頭創新。應充分發揮企業在源頭創新上的差異化優勢,將其作為國家主導的基礎性研究的有益補充。企業主導建立聯合實驗室,并提供資金支持,由頂尖技術專家引領,就源頭創新性的問題進行開拓型創新。
企業應如何為聯合實驗室提供資金支持?馮琪雅代表建議,一方面聯合實驗室通過設立天使基金,允許研究失敗,鼓勵研發人員進行長期基礎研究和自由探索,也給與年輕科技工作者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企業從具體的問題出發,基于應用場景提出真需求,項目經評審立項后,國家以風投的方式來配套提供資金支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