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有人逛熱鬧的過年大集,有人看晚會追劇,也有人偷得浮生半日閑,以相對雅致安靜的方式辭舊迎新。在南通,大年初二,各具特色的茶空間里,人們三五成群,在小小的包間內品茗會友迎新春。焚香茗茶,瓶插有臘梅,風雅茶飲套餐配上應季水果如草莓、藍莓、金桔,還有各種干果蜜餞,在茶桌上就能體會到四季風景。
兔年春節期間,喝茶不再以商務洽談為主要內容,而成為親朋好友相聚之選,記者了解到,父母們精心安排的“相親局”也放在了環境雅致的茶室。更多的人們從一年的辛苦中松懈下來,放松心情,走心體味慢生活,在舒適的人物關系中,分享一年來的悲欣交集。
在書香主題的茶社可以邊喝茶邊讀書,不少店家還在茶室后院提供圍爐煮茶的工具,茶客可以和朋友在露天茶位,圍坐在火爐旁邊,吃吃茶點,喝喝熱茶。當然要小心的是,由于“圍爐煮茶”場地和器具限制,木炭往往不容易充分燃燒,會產生一氧化碳,所以要保證環境安全放心。體驗圍爐煮茶需要至少提前一天預約,忙碌的店家告訴記者,這兩天店里太忙,忙不過來,就沒有精力再提供圍爐煮茶了,后院的圍爐目前處于空置狀態。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圍爐煮茶”歷史悠久,中國古代稱之為茶宴,是朋友間以茶為宴席的一種品茗清談之舉,曾被視為文人騷客社交、寄情抒懷的表征。去年冬天,這一傳統吃茶方式就翻紅,其充滿儀式感、氛圍感的體驗過程,契合當代年輕人的消費需求,更提供了一種社交新場景。抓住“流量密碼”,許多商家早早就瞄準兔年新春,開始布茶局。
在國潮崛起和網紅經濟的驅動下,茶文化正通過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碰撞嵌入年輕人社交。具有話題感、社交屬性的中式茶局煥發持久生命力,在春節成為一種茶文化新習俗。過年,許多人選擇宅在家里喝茶;為了解放雙手,也很多茶友都樂意去外面的茶館里喝茶。一般都有茶藝師專門服務,不必自己動手。
片刻抓住生活的詩意,過年到底該喝什么茶?一杯新茶辭舊歲,紅心暖胃的紅茶、解油解膩的老白茶、熟普,黑茶、都很適合每逢佳節胖三斤的你。從應時應景的角度說,冬天也適合喝老白茶、巖茶和紅茶。在各大社交平臺,網友們提供了很多過年喝茶指南。比如喝熟普,消食解膩又暖胃;正月初一喝紅茶,一整個鴻運當頭;正月初二,喝大紅袍,寓意年年有余……茶是春節必不可少的,傳統年俗、禮儀在一杯茶里傳承綿延,年味也在喝茶的時光里愈發濃厚。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校對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