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資料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近年來,多地多部門加大城鄉建設力度,提升城鄉社區綠化水平、加大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推進城鄉生活垃圾治理,因地制宜、精準管理,城鄉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在山西省晉城市,澤州公園是附近不少居民喜愛的好去處。園內自然景觀與休閑設施兼具,適宜散步健身、休閑放松。不過,近年來,除了澤州公園這樣的綜合性公園,不少家門口的小公園、小花園也成了晉城市民休閑活動的新選擇。
在澤州公園旁的鳳臺社區,居民邢永愛擺擺手說:“以前鄰居們喜歡去澤州公園,現在我們社區里自己就有了小花園!”
為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印發《“十四五”鄉村綠化美化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國平均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32%,鄉村“四旁”植樹15億株以上,全面鞏固提升國家森林鄉村,綠化一批國有林區、國有林場居住點,建設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鄉村、綠美鄉村,鄉村自然生態得到全面保護,鄉村綠化水平明顯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不僅是山西晉城,在福建福安、重慶北碚等地,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都在有序推進。
建設“口袋公園”、進行城市綠化,增強群眾幸福感
鳳臺社區位于晉城市中心,是上世紀80年代建成的老舊小區。翻看鳳臺社區當年的照片,映入眼簾的是坑坑洼洼的小區路面,泥水與垃圾混在一起,違章建筑旁雜草叢生,“蜘蛛網”電線滿天飛。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是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晉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馬陽光介紹,截至今年10月底,晉城市已改造完成130個老舊小區。
藍紅色相間的跑道,整齊的綠籬,在鳳臺社區,新建的“小公園”成了居民休閑好去處。“可漂亮呢!現在環境這么好,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公園的風景。”邢永愛笑著說。
小區里有公園,出門亦是公園。在晉城高平市,一個個“口袋公園”讓居民的幸福感“直線上升”。“我們建設了眾多不同主題的‘口袋公園’。”高平市委書記原健介紹:“我們利用老舊小區周邊的邊角地、廢棄地,結合群眾需求,因地制宜增加綠植游園、景墻雕塑等。今年打造了50個‘口袋公園’,讓群眾推門見綠、移步入園。”
今年,晉城市推出“云賞花”活動,一個月時間里共吸引500萬人(次)在線上參與互動。晉城市市長薛明耀介紹:“我們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公園綠地服務半徑進行城市綠化,為‘康養晉城’持續蓄能。”
目前,晉城市城市綠色生態建設項目已完成種植法桐、紫薇、玉蘭等各類苗木14萬余株,綠籬及地被植物160萬平方米,觀賞類作物515萬平方米。全市已建成396平方公里環城生態圈、270公里城市綠道,城市綠化覆蓋率45.8%,城市綠地率43.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5平方米。
據介紹,山西還扎實開展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和雨污分流改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每天222.5萬立方米,基本實現城市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近年來,我國城市功能不斷完善,2021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2%,建成區面積6.2萬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綠地率38.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87平方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