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周二盤中再創近十年新高后,震蕩回落。
截至8月26日收盤,上證綜指跌0.39%,報3868.38點,止步四連陽;科創50指數跌1.31%,深證成指漲0.26%,創業板指跌0.76%。
成交量方面,兩市成交26790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4621億元。這也是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第10個交易日突破2萬億元。
(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8月26日盤中,滬指再度創下近十年新高3888.6點。周一A股成交量為年內“天量”,而周二盤中創出新高是否就是“天價”出現?還是回調為了“倒車接人”?
“天價”出現了嗎?
多數市場觀點認為,周二調整緣于部分資金選擇獲利了結,同時場外資金對當前估值水平持觀望態度。當前多空博弈明顯加劇,市場內部呈現顯著的結構性分化特征。
“我們的觀點明確,周二的高點不會是‘天價’,其后只要補量,大盤還會繼續震蕩盤升,畢竟大盤剛剛突破十年底部平臺高點,剛剛進入趨勢性上漲階段,行情不可能戛然而止,近期連續大幅走高,是市場信心剛剛被提振,資金涌入推動大盤迅速脫離底部所致,但大盤一旦逼近被市場萬眾矚目的4000點之際,市場反而冷靜了追高的意愿沒有那么強烈了,周二的盤口特征就是當下市場的心理反應。”一位湖南的投資顧問表示。
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夏風光認為,隨著上升節奏的加快,波動的風險確實會隨之增加,但更重要的是要認清是短期波動的風險,還是估值大頂的風險。站在長期的角度看,當前的核心指數還是修復的過程當中。從市場的隱含波動率來看,還沒有顯著的升波,走勢強而升波慢,往往是因為對未來走勢預期共性很強所造成的,也是慢牛的特征之一。
星石投資指出,宏觀敘事偏暖、微觀亮點出現、股市賺錢效應較佳帶動資金風險偏好和股市流動性持續增加,情緒和流動性因素對股市的驅動仍處于偏強水平,短期市場表現有望持續。從中期角度看,牛市進程也有望持續。一方面,相較于歷次牛市表現,當前市場在時間和空間上還有增長空間。另一方面,隨著國內需求端提振政策的不斷發力和反內卷政策的逐步落地,上市企業盈利周期或逐漸觸底反彈,基本面有望逐漸接替流動性因素推動股市表現。
鴻涵投資的觀點認為,資金面看,無風險利率走低,資金面寬松,成交仍在放大,融資余額破前高,牛市氛圍不斷傳播,資金有跑步進場跡象。基于政策面托底,杠桿資金以及外資回流等增量資金入市將推動行情上行,短期聚焦低位科技權重。
需警惕獲利盤回吐引發的短期震蕩
周二震蕩回落后,短線調整是否已充分?
“我認為還未調整修復充分,因為下方缺口是一個周線級別缺口,這個缺口的幅度過大了,且各大指數均協調一致都有缺口,所以短線來說市場至少有觸碰縮小該缺口的意愿。是否會回補不一定,通常來說周線缺口回補概率大,但由于目前是強勢市場,不能苛求一定補缺。”一位上海的券商投顧指出,從量能上看,周二相比周一是明顯萎縮的,縮量調整屬于量價常態,屬于主動的良性調整,目的在于消化獲利盤。
該券商投顧進一步表示,滬指3888.6點不是本輪行情的頂點,短線還有試探周一周線缺口的預期。“好在市場結構性輪動仍在延續,在成交量持續超兩萬億的背景下,低位結構性機會仍會反復出現,故而只要操作上不過度追高即可。”
明澤投資基金經理陳實提示,對于投資者而言,當前需要注意的風險包括短期市場快速上行,需警惕獲利盤回吐引發的短期震蕩調整;半年報業績披露接近尾聲,需注意個股業績不及預期風險;政策落地不確定性和外部擾動的風險仍需保持關注。
“在當下環境下,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短期的技術面調整風險,以及類似去年10月的短期高點回調風險。由于近期的結構輪動行情下,板塊和估值都呈現分化的特征,尤其某些科技股因資金高度集中,估值的高估,存在擁擠度提升的問題,投資者切勿盲目追漲和跟風跟炒。”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說。
廣發證券投資顧問吳家祥建議,配置上應保持倉位、順勢擇線、適度內部高低切換,節奏上后續即便出現調整,預計幅度也不會太深,市場進入上行趨勢的共識在逐步增強,“繼續關注兩條投資主線,一是成長科技(機器人、半導體設備、游戲傳媒);二是行業景氣度向好行業(保險、軍工、稀土、海風、創新藥、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