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附件炎的癥狀是什么?
慢性附件炎是指卵巢、輸卵管部位的慢性的感染性疾病,是女性常見病。一般表現為慢性下腹痛,有時有急性發作,急性發作時可以表現為急腹痛,常常伴有發熱。查體發現附件區增厚、壓痛是附件炎的特異體征,B超下一般沒有特異表現,有時有盆腔積液,有時有盆腔炎性包塊。
對于慢性附件炎,一般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常常需要結合活血化瘀類的中藥。抗生素一般選擇頭孢類抗生素、喹諾酮類抗生素,或者阿奇霉素,聯合甲硝唑治療,這樣既抗需氧菌,也抗厭氧菌。
慢性附件炎怎么治療?
慢性附件炎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物理治療三個部分。
1、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的主要目的是解決慢性盆腔痛與急性盆腔炎反復發作。針對前者,患者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或是卡馬西平、苯妥英鈉等抗驚厥藥物;針對后者,患者需遵醫囑選擇對病原體敏感的抗生素,常用藥物有甲硝唑、頭孢曲松鈉等。
2、手術治療:手術治療較為復雜,以切除病灶、松解粘連、阻斷神經為主要目的。其中,阻斷神經時,可選的手術方式包括骶前神經切除術及腹腔鏡子宮骶韌帶神經切除術。
3、物理治療:物理治療是將電流傳送至脊神經或外周神經,以達到治療慢性疼痛目的的方法,常使用的方法有脊神經背根刺激、外周神經刺激、骶神經刺激等。
慢性附件炎是一種發生于子宮附件(即輸卵管和卵巢)的慢性炎癥性疾病,一般由急性附件炎遷延而來,以慢性盆腔痛為主要癥狀。出現上述情況,且無法排除急性附件炎病史時,女性應前往正規醫院婦科就診,通過體格檢查、陰道超聲、腹腔鏡檢查等檢查明確診斷,并及時接受治療。